鄉怎么读 鄉的意思

“鄉”字共有1个读音: [xiāng]  
鄉
汉字
读音 [xiāng]
注音 ㄒㄧㄤ
部首 [阝]  双耳刀
笔画 总笔画:11 部外:9
异体字 𨝅 𨞰 𨞸
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
简体字形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9109
其它编码 五笔:xtyb 仓颉:vhiil 郑码:zzxy 四角:27227
笔顺编码 55345115452
笔顺笔画 フフノ丶フ一一フ丶フ丨
笔顺名称 撇折 撇折 撇 点 横折 横 横 竖提 点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 竖

鄉字的意思

同“”。

鄉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iāng ㄒㄧㄤˉ

泛指城市外的區域:鄉村。窮鄉僻壤。 自己生長的地方或祖籍:家鄉。故鄉。鄉井。鄉裏( ➊家庭久居的地方; ➋同鄉的人)。鄉黨(鄉里)。鄉試。 中國行政區劃基層單位,屬縣或縣以下的行政區領導。

英语 country; rural; village

德语 Bürgerschaft, Gemeinde (S)​,Dorf, Heimat, Geburtsort (S)

法语 village,campagne,canton (division administrative)​,village natal

鄉字的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鄉 xiāng

〈名〉

(1) (會意。據甲骨文,像二人對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個字像兩個人相向對坐,共食一簋的情狀。本義是用酒食款待別人,是“饗”的古字)

(2) “鄉”假借爲行政區域名 [township]

鄉,國離邑民所封鄉也。嗇夫別治封圻之內六鄉六卿治之。——《說文》

五州爲鄉。——《周禮·大司徒》。注:“萬二千五百家。”

十邑爲鄉,是三千六百家爲一鄉。——《廣雅》

習鄉尚齒。——《禮記·王制》

行比一鄉。——《莊子·逍遙遊》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左傳·莊公十年》

(3) 唐、宋至今指縣以下的行政區劃。所轄規模歷代不同。又如:鄉薦(唐宋時由地方官推薦應進士考試的人);鄉科(鄉試);鄉貢(由州縣選拔出應科舉的士子)

(4) 鄉村,城市外的區域 [countryside;rural area;country]

傳一鄉秀才。——宋· 王安石《傷仲永》

遍捉鄉民。——《廣東軍務記》

各鄉逆夷

又如:鄉里迓鼓(泛指民間音樂);鄉曲之譽(鄉里的聲望);鄉先生(辭官居鄉或在鄉執教的長者);鄉瓜子(見識少的鄉下人)

(5) 家鄉,故鄉。在客地稱原籍爲鄉 [native place;home village]

國者,鄉之本也。——《管子·權修》

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陽樓記》

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鄉音無改。——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採吾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扣其鄉。——明· 魏禧《大鐵椎傳》

又如:鄉心(思念故鄉的心情);鄉味(家鄉飲食的風味);鄉信(家鄉親友寄來的書信)

(6) 地方;處所 [place]

三世居是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又如:他鄉;外鄉;異鄉;僑鄉;帝鄉(京城)

(7) 某種超現實的境界 [an unreal delightful country]。

如:夢鄉;醉鄉

(8) 同一籍貫的人(在外地時說) [villager]。

如:鄉中(同鄉);老鄉;同鄉

(9) 用作動詞,讀 xiàng。通“向”。面對着 [face to]

東鄉坐。——《史記·田單列傳》

鄉師而哭。——《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10) 姓

常用詞組


鄉巴佬鄉愁鄉村鄉黨鄉丁鄉關鄉官鄉貫鄉規民約鄉宦鄉間鄉井鄉佬兒鄉里鄉鄰鄉民鄉親鄉情鄉曲鄉人鄉人子鄉紳鄉試鄉塾鄉俗鄉談鄉土鄉下鄉下人鄉賢鄉誼鄉音鄉郵鄉友鄉園鄉原鄉鎮鄉鎮企業鄉梓

鄉字的辞典解释

鄉ㄒㄧㄤxiāng 名

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名稱。在縣之下,村之上。如:「鄉鎮」、「龜山鄉」、「蘆竹鄉」。

城鎮以外耕地較多,人口較不稠密的地區。如:「鄉村」、「窮鄉僻壤」。

泛指地區、處所。漢·曹操〈卻東西門行〉:「鴻雁出塞北,乃在無人鄉。」唐·陳子昂〈麈尾賦〉:「始居幽山之藪,食乎豐草之鄉。」

祖籍、出生地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如:「家鄉」。唐·李白〈靜夜思〉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稱來自同省縣的人。如:「同鄉」、「老鄉」。

某種境界或狀態。如:「醉鄉」、「夢鄉」、「溫柔鄉」。

同一鄉里的。如:「鄉親」、「鄉兄」。

故鄉所有的或所出產的。如:「鄉產」、「鄉味」。唐·賀知章〈回鄉偶書〉詩二首之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鄉ㄒㄧㄤˋxiàng 名

從前、往日。《荀子·正論》:「天下厭然,與鄉無以異也。」

方位、方向。《韓非子·內儲說上》:「夫矢來有鄉,則積鐵以備一鄉。」

朝向、面向。《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漢書·卷四○·張良傳》:「雒陽東有成皋,西有殽黽,背河鄉雒,其固亦足恃。」

趨向、傾向。《漢書·卷一○·成帝紀》:「民彌惰怠,鄉本者少,趨末者眾,將何以矯之?」同「嚮 」。

昔日、以前。《論語·顏淵》:「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康熙字典解释

向【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許亮切,音蠁。《說文》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註》牖所以通人气,故从口。《玉篇》窻也。《詩·豳風》塞向墐戸。《傳》北出牖也。《疏》士虞禮註云:嚮、牖一名也。北爲寒之備,不塞南窻,故云北出牖也。《廣韻》嚮與向通用。《集韻》亦作𤖽。《正韻》亦作鄕。《禮·明堂位》刮楹達鄕。◎按明堂位註,鄕謂夾戸窻也。每室八窻,爲四達,則凡牖皆名鄕,不獨北出牖矣。

又《廣韻》對也。《戰國策》西向事秦。《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嘆。

又或作嚮。《易·說卦》嚮明而治。亦作鄕。《禮·明堂位》南鄕而立。

又《集韻》趣也。

又《韻會》救也。

又昔也。《莊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亦通作鄕。《論語》鄕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亮切,音餉。《廣韻》姓也。《左傳·成五年》諸侯謀復會宋公,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釋文》向,舒亮反。

又《玉篇》地名。《詩·小雅》皇父孔聖,作都于向。《註》向在東都畿內,今孟州河陽縣。《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向。《註》軹縣西有地,名向上。《襄十一年》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註》在𩒛川長社縣東北。《後漢·郡國志》𩒛川郡有向鄕。

又《集韻》國名。《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註》向,小國也,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史記·褚少孫補三皇紀》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漢爲縣。《前漢·地理志》沛郡向縣。《註》向,故國,姜姓,炎帝後。

又《集韻》《正韻》𠀤許兩切,音嚮。《集韻》人字。《左傳·襄十一年》晉侯使叔肸告于諸侯。《註》叔肸,叔向也。《釋文》向,許文反。《前漢·𠛬法志》作叔嚮,顏師古:音許兩反。

又《正韻》古文嚮字。註詳十六畫。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向【卷七】【宀部】

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詩》曰:“塞向墐戶。”許諒切〖注〗徐鍇曰:“牖所以通人气,故从口。”

说文解字注

(向)北出牖也。豳風。塞向墐戶。毛曰。向、北出牖也。按士虞禮。祝啓牖鄉。注云。鄉、牖一名。明堂位達鄉注云。鄉、牖屬。是渾言不別。毛公以在冬日可塞。故定爲北出者。引伸爲向背字。經傳皆假鄉爲之。从宀。从口。口舊作口。按㐭下曰。从口。中有戶牖。是皆从囗象形也。今正。許諒切。十部。詩曰。塞向墐戶。

鄉字组词

* 网站为您提供鄉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释,以及汉字的字形结构、编码、部首、笔顺、组词、造句和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