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头什么脑的成语

1

成语拼音:
yáo tóu huàng nǎo
成语解释:
晃:摇动。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
成语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
2

成语拼音:
shū tóu tàn nǎo
成语解释:
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回:“只是舒,望里边一望,又退立了两步。”
3

成语拼音:
shēn tóu tàn nǎo
成语解释:
不断伸着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出来观看。”
4

成语拼音:
zéi tóu zéi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
清 李渔《玉搔 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5

成语拼音:
xiǎo tóu xiǎo nǎo
成语解释:
没有见识
成语出处:
向春《煤城激浪》:“你他妈的属家雀的,小料不了大事。”
6

成语拼音:
guǐ tóu guǐ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巢氏有兄弟巢大郎,是一个鬼的人,奉承得姊夫姊姊好。”
7

成语拼音:
gàng tóu gàng nǎo
成语解释:
,傻
成语出处:
8

成语拼音:
ào tóu ào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现今这小厮傲,也要娶个辣燥些的媳妇来制着他才好!”
9

成语拼音:
guǐ tóu huá nǎo
成语解释:
见“鬼”。
成语出处:
马云鹏《雁塞游击队》第十七章:“冯福合是做小买卖的,有些鬼,对他的话不能全信。”
10

成语拼音:
fú tóu huá nǎo
成语解释:
犹言油。形容人轻浮狡猾。
成语出处: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座中几个人,都是浮的,没有甚么事可记。”
11

成语拼音:
hūn tóu yūn nǎo
成语解释:
见“昏”。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
12

成语拼音:
pī tóu gài nǎo
成语解释:
盖:压。正对着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盖脸便打。”
13

成语拼音:
bèn tóu bèn nǎo
成语解释:
笨:愚钝。形容不聪明,反应迟钝
成语出处:
朱自清《扬州的夏日》:“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的。”
14

成语拼音:
gǒu tóu shǔ nǎo
成语解释:
喻奴才相。
成语出处:
《黑籍冤魂》第六回:“要说这林则徐,却不像那些狗的官员,要算我们中国的杰出人物。”
15

成语拼音:
pī tóu pī nǎo
成语解释:
正对着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杨志拿着藤条,劈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16

成语拼音:
mù tóu mù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呆板、迟钝
成语出处:
沈虎根《小师弟》:“而且变得木,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
17

成语拼音:
méi tóu méi nǎo
成语解释:
: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夏主簿遭此无妄之灾,没的被贪赃州官收在监里。”
18

成语拼音:
máo tóu máo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年轻人的鲁莽冒失或很着急的样子
成语出处:
徐光耀《平原烈火》:“三个战士正毛没有办法,见他回来了,眼里又放出光彩。”
19

成语拼音:
chǔn tóu chǔn nǎo
成语解释:
神情、相貌蠢笨痴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
20

成语拼音:
méi tóu yǎn nǎo
成语解释:
指眉眼间的神色
成语出处:
宋·周紫芝《感皇恩》词:“思量也胜,看个眉。”
21

成语拼音:
bā tóu tàn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伸着偷看。
成语出处:
《鹧鸪天·乘公共交通车》:“乘客纷纷一字排,巴费疑猜,东南西北车多少,不靠咱们这站台。”
22

成语拼音:
yáo tóu bǎi nǎo
成语解释:
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成语出处:
宋·王明清《挥薼余话》第二卷:“相得端明似虎形,摇得人憎。”
23

成语拼音:
cáng tóu kàng nǎo
成语解释:
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成语出处:
《朱子语类辑略》卷七:“乡里诸贤文字,以为皆不免有藏底意思,有学者来问,便当直说与之。”
24

成语拼音:
yóu tóu huá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人轻浮油滑;不诚实。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 550 致王志之》:“歌德派拉君之事,我未注意,此君盖法国礼拜六派,油,其到中国来,大概确是搜集小说材料。”
25

成语拼音:
yáo tóu huǎng nǎo
成语解释:
见“摇”。
成语出处:
鲁迅《前记》:“《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的高兴了一大阵。”
26

成语拼音:
niān tóu dā nǎo
成语解释:
蔫:枯萎;耷:垂。没精打采的样子
成语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满银蔫走出门坎后,惊讶地看见是他的小舅子,便把罗着的腰直了一下,脸上倒显出了几分羞愧的颜色。”
27

成语拼音:
tào tóu guǒ nǎo
成语解释:
比喻很多事情纠缠在一起,分辨不清。形容十分周密不露破绽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这桩套的事,这段含着骨露着肉的话。”
28

成语拼音:
yǒu tóu méi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心神不定,言行丢三落四。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如痴如呆,有,说着东边,认着西边。”
29

成语拼音:
zéi tóu gǒu nǎo
成语解释:
同“贼”。
成语出处:
《再生缘》第一回:“今天楼上家中老少和一班女眷都在看,刘奎璧对着楼上贼,以致第三箭失手。”
30

成语拼音:
zéi tóu guǐ nǎo
成语解释:
同“贼”。
成语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太太,这个外国人贼,我总疑着他。”
31

成语拼音:
yīng tóu què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成语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将身探。”
32

成语拼音:
léng tóu dāi nǎo
成语解释:
见“楞”。
成语出处:
余辰《蚕》:“我完全没有听讲,当然不知道李老师提问了什么。现在几乎全班都举手了,这有我们这张桌子上楞地坐着两个人。”
33

成语拼音:
zhuàng tóu kē nǎo
成语解释:
比喻碰壁,行不通。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9卷:“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二三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
34

成语拼音:
diān tóu bō nǎo
成语解释:
颠:晃动;播:通“簸”,摇荡。点
成语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19回:“马上说同心,止不住颠。”
35

成语拼音:
diān tóu bǒ nǎo
成语解释:
颠:晃动;簸:摇荡。点
成语出处:
清·戴珞《滕阴杂记》第二卷:“从今那复容高傲?免不得改稿时颠,说堂时垂手呵腰。”
36

成语拼音:
tàn tóu suō nǎo
成语解释:
小心胆怯张望貌。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到了园中,果然阴气逼人。贾赦还扎挣前走,跟的人都探的。”
37

成语拼音:
dī tóu dā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
成语出处:
袁静《伏虎记》第七回:“他的办公室也变得冷下来了,谁进来干什么,都低,蹑手蹑脚。”
38

成语拼音:
dāi tóu dāi nǎo
成语解释:
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劝不回。”
39

成语拼音:
tàn tóu tàn nǎo
成语解释:
探: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终看他未破,时时去他那下探,心下也须疑它那下有个好处在。”
40

成语拼音:
dī tóu dā nǎo
成语解释:
见“低”。
成语出处:
梁斌《红旗谱》一:“老祥子大娘正点着灯做晚饭,看见朱老巩走进来,低坐在台阶上。”
41

成语拼音:
tǔ tóu tǔ nǎo
成语解释:
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谁知他土的,信是一句话。”
42

成语拼音:
diān tóu diān nǎo
成语解释:
癫:神经错乱。疯疯癫癫
成语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你在这里癫的,看你这样子,就猜得到你干了什么事回来。”
43

成语拼音:
léng tóu kē nǎo
成语解释:
见“楞
成语出处:
老舍《鼓书艺人》十五:“打的是小刘,楞地就撞了进来,站在一边,光哆嗦,不说话。” 又《骆驼祥子》一:“一搁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点楞的。”
44

成语拼音:
lèng tóu lèng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言行鲁莽冒失。
成语出处:
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愣,没分寸。”
45

成语拼音:
léng tóu léng nǎo
成语解释:
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
成语出处:
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楞,没分寸。”
46

成语拼音:
hūn tóu dǎ nǎo
成语解释:
见“昏”。
成语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九:“祥子几乎没有力量迈出大门坎去。昏的,脚还在门坎内,借着街上的灯光,已看见了刘姑娘。”
47

成语拼音:
hūn tóu dā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昏沉,糊里糊涂。
成语出处: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一个新年里,弄得昏,没些清楚。”
48

成语拼音:
zéi tóu shǔ nǎo
成语解释: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
49

成语拼音:
hóu tóu hóu nǎo
成语解释:
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成语出处: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21回:“看他虽是人形,却似猴,身上着件单衫。”
50

成语拼音:
tù tóu zhāng nǎo
成语解释:
獐:牙獐。形容人的面貌猥琐
成语出处:
《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暴敛横征,野皆狼心狗行之吏,卖官鬻爵,朝尽兔之人。”
51

成语拼音:
hūn tóu hūn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发昏,糊里糊涂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72回:“却说八戒跌得昏,猛抬,见丝篷丝索俱无,他才一步一探,爬将起来,忍着疼,找回原路。”
52

成语拼音:
hǔ tóu hǔ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
成语出处:
老舍《赵子曰》:“是个年壮力足虎的英雄。”
53

成语拼音:
huá tóu huá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人狡诈、不诚实。也指圆滑,不肯负责任。
成语出处:
林语堂《上海颂》:“及那些滑的旅馆茶房的都市三呼:你真是伟大而不可思议啊!”
54

成语拼音:
héng tóu héng nǎo
成语解释:
显得粗暴蛮横、自以为是的冒昧行为
成语出处:
55

成语拼音:
juè tóu jiàng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
成语出处: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当时我就觉得其中两个,一男一女,倔,大不顺眼。”
56

成语拼音:
juè tóu juè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说话、行动生硬的样子。多指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的样子。
成语出处:
57

线

成语拼音:
zhēn tóu xiàn nǎo
成语解释:
见“针线”。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线之类。”
58

成语拼音:
diān tóu sǒng nǎo
成语解释:
颠:晃动。点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饭店中客人,个个颠,看他说他,胡猜乱语。”
59

成语拼音:
zhuàng tóu xiàn nǎo
成语解释:
犹言到处碰壁。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十九:“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三二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
60

成语拼音:
kē tóu pèng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
成语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3回:“这有何难?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磕,满路都是同年,这有甚么难处!”
61

成语拼音:
suō tóu suō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负责。
成语出处:
鲁迅《华盖集 “碰壁”之后》:“但是我也说明了几句我所以来校的理由,并要求学校当局今天缩办法的解答。”
62

成语拼音:
shǎ tóu shǎ nǎo
成语解释: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的,这么说起来,比里竟明白多了。'
63

成语拼音:
xún tóu tǎo nǎo
成语解释:
寻:探求。比喻寻个事情的由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自此日逐寻,动辄便是一顿皮鞭,打得体无完肤。”
64

成语拼音:
xié tóu wāi nǎo
成语解释:
喻相貌不周正。
成语出处: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三部:“阎王爷叫你当穷汉,斜还想把身翻。”
* 头脑、什么头什么脑、什么头什么脑的成语、x头x脑的成语、*头*脑的成语、()头()脑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