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虚说的成语 (8个)

1

词钝意

成语拼音:
cí dùn yì xū
成语解释:
形容由于心话吞吞吐吐。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林之孝家的听他词钝意,又因近日玉钏儿那边正房内失落了东西,几个丫头对赖,没主儿,心下便起了疑。”
2

尺寸可取

成语拼音:
chǐ cùn kě qǔ
成语解释:
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法。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3

采及葑菲

成语拼音:
cǎi jí fēng fēi
成语解释:
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法。
成语出处:
《诗经·国风·邶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4

刍荛之见

成语拼音:
chú ráo zhī jiàn
成语解释: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法。
成语出处: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5

管见所及

成语拼音:
guǎn jiàn suǒ jí
成语解释:
管见:从管子里看东西,指见识浅陋。谦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成语出处:
《抱朴子 勤求》:“故世间道士知金丹之事者万无一者。而管见之属,谓仙法当具在于纷若之书,及于祭礼拜伏之间而已矣。”
6

昆山片玉

成语拼音:
kūn shān piàn yù
成语解释:
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成语出处:
《晋书 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7

词诡

成语拼音:
xū cí guǐ shuō
成语解释:
假;诡:欺诈。假不实的话。
成语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虽多词滥,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8

费词

成语拼音:
xū fèi cí shuō
成语解释:
:空。空费唇舌白话。指话不起作用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2回:“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费词。”
* 关于虚说的成语 形容虚说的成语 描述虚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