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通的成语 (167个)

41

今达古

成语拼音:
tōng jīn dá gǔ
成语解释:
同“今博古”。
成语出处:
胡蕴玉《序》:“述学派之流别,论政治之得失,纵有今达古之才,而无瑰玮奇丽之笔,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42

前彻后

成语拼音:
tōng qián chè hòu
成语解释: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
成语出处: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大凡读书须要前彻后看,故得圣人之意。”
43

权达变

成语拼音:
tōng quán dá biàn
成语解释:
:懂得;权:权宜;达:晓;懂得。晓权宜;适应变化。指办事不死守常规;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好权达变,放在手下备用吧。”
44

人达才

成语拼音:
tōng rén dá cái
成语解释:
人:学识渊博的人;达才:达事理的人。知识渊博达古今的人才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人达才熟能注意焉!”
45

儒达识

成语拼音:
tōng rú dá shí
成语解释:
见“儒达士”。
成语出处:
《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儒达识,不以为非。”
46

时合变

成语拼音:
tōng shí hé biàn
成语解释:
同“权达变”。
成语出处:
清·梅曾亮《复上汪尚书书》:“立者非他,时合变,不随俗为陈言者是已。”
47

商惠工

成语拼音:
tōng shāng huì gōng
成语解释:
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成语出处: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商惠工。”
48

无共有

成语拼音:
tōng wú gòng yǒu
成语解释:
见“共有无”。
成语出处:
宋·叶适《刘建翁墓志铭》:“建翁内事两世母,奉从兄,抚幼弟;外交朋友,接乡里,无共有。”
49

宵彻旦

成语拼音:
tōng xiāo chè dàn
成语解释:
见“宵彻昼”。
成语出处:
《九尾鱼》第169回:“秋谷知道自己寒热来得厉害的时候,他们两人都是宵彻旦的伏侍,心上十分感激。”
50

宵彻昼

成语拼音:
tōng xiāo chè zhòu
成语解释:
指整天整夜。
成语出处:
宋·韩琦《广陵大雪》诗:“宵彻昼不暂停,堆积楼台满溪谷。”
51

行无阻

成语拼音:
tōng xíng wú zǔ
成语解释:
阻:阻碍。顺畅行,没有阻碍
成语出处:
邹韬奋《抗战以来·审查父老对社会科学也有贡献》:“这种新发明恐怕只能在现状下的中国可以行无阻。”
52

幽洞灵

成语拼音:
tōng yōu dòng líng
成语解释:
晓、洞察幽冥灵异之事。
成语出处:
南朝·梁·陆倕《新刻漏铭》:“尚辨天意,犹测地情。况我神造,幽洞灵。”
53

幽洞冥

成语拼音:
tōng yōu dòng míng
成语解释:
晓、洞察幽冥之事。
成语出处: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文成作师,幽洞冥。”
54

幽洞微

成语拼音:
tōng yōu dòng wēi
成语解释:
晓、洞察幽深而细微的道理。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佛光满禅师法嗣》:“并钩深索隐,幽洞微。”
55

无所不

成语拼音:
wú suǒ bù tōng
成语解释:
:知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成语出处:
《孝经 感应》:“孝悌之至,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
56

淹会贯

成语拼音:
yān huì guàn tōng
成语解释:
犹融会贯
成语出处:
明·高启《〈史要类钞〉序》:“遂使义理之微不备,事变之实不详,无以淹会贯,明其同异而辨其得失矣。”
57

一窍,百窍

成语拼音:
yī qiào tōng,bǎi qiào tōng
成语解释:
窍:孔。关键的一窍了,百窍都。形容关键的一点明白了,所有的也随之而明白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也是他一窍时百窍,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
58

有无相

成语拼音:
yǒu wú xiāng tōng
成语解释:
有无,互相接济。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刘定伯墓志铭》:“朋友有无相,急难于我乎赴。”
59

博古

成语拼音:
bó gǔ tōng jīn
成语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晓。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60

水火

成语拼音:
bù tōng shuǐ huǒ
成语解释:
形容跟人不相往来。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孙宝传》:“稚季耳目长,闻知之,杜门不水火。”颜师古注:“不水火,谓虽邻伍亦不往来也。”
* 关于通通的成语 形容通通的成语 描述通通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