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声的成语 (11个)

1

如钟

成语拼音:
yīn shēng rú zhōng
成语解释:
像钟一样响亮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身长八尺二寸,如钟。”
2

撼天震地

成语拼音:
hàn tiān zhèn dì
成语解释:
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势极大。
成语出处: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 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3

寂若死灰

成语拼音:
jì ruò sǐ huī
成语解释:
寂:静悄悄,没有。一点响也没有,像死灰一般的寂静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志心者,始终运意,行坐动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灭诸想念,唯一而已。”
4

天震地骇

成语拼音:
tiān zhèn dì hài
成语解释:
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成语出处: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5

震撼寰宇

成语拼音:
zhèn hàn huán yǔ
成语解释:
震动了天地。形容势极大
成语出处:
6

震天撼地

成语拼音:
zhèn tiān hàn dì
成语解释:
震动了天地。形容势极大
成语出处:
刘流《烈火金刚》第24回:“这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撼地的浪:‘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7

震天骇地

成语拼音:
zhèn tiān hài dì
成语解释:
震动了天地。形容势极大
成语出处:
《晋书·孙楚传》:“烟尘俱起,震天骇地。”
8

成语拼音:
dà yīn xī shēng
成语解释:
《老子》:“大,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也。有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者非大也。”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曰:“以至而希,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于无矣。”意谓最大最美的乃是无
成语出处:
《老子》:“大,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也。有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者非大也。”
9

笑貌

成语拼音:
xiào mào shēng yīn
成语解释:
笑貌:表情;: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成语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女辗转床席,绝而复苏者数次,迨至转危为安,笑貌,不殊常度,而言动举止,如出两人。”
10

笑貌

成语拼音:
shēng yīn xiào mào
成语解释:
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笑貌为哉。”
* 关于音声的成语 形容音声的成语 描述音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