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哺字的成语 (20个)

1

嗷嗷待

成语拼音:
áo áo dài bǔ
成语解释: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喂养。原指雏鸟饥饿时哀叫着;等待母鸡来喂食。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等待救济;援助。
成语出处:
清 戴名世《上刘木斋先生书》:“佣书客游,乞食自活,家累二十口,嗷嗷待。”
2

糟啜醨

成语拼音:
bǔ zāo chuò fǎ
成语解释:
见“糟歠醨”。
成语出处:
汉·王延寿《王孙赋》:“同甘苦于人类,好糟而啜醨。”
3

糟歠醨

成语拼音:
bǔ zāo chuò lí
成语解释:
比喻效法时俗,随波逐流。亦作“糟啜醨”。
成语出处:
语出《楚辞 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4

辍食吐

成语拼音:
chuò shí tǔ bǔ
成语解释:
辍:停止;:口中的食物。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汉王辍食吐,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5

慈乌返

成语拼音:
cí wū fǎn bǔ
成语解释:
慈:奉养。返:乌雏长大,衔食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
6

慈乌反

成语拼音:
cí wū fǎn bǔ
成语解释:
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其母;反:乌雏长大,衔食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
7

之恩

成语拼音:
fǎn bǔ zhī ēn
成语解释:
:雏鸟长大,衔食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成语出处:
《春秋运斗枢》:“飞翔羽翮为阳,阳气仁,故乌反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返之私。”
8

之情

成语拼音:
fǎn bǔ zhī qíng
成语解释:
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
成语出处: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慈鸟:此鸟初生,母六十日,长则反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9

之私

成语拼音:
fǎn bǔ zhī sī
成语解释:
: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成语出处:
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
10

之私

成语拼音:
fǎn bǔ zhī sī
成语解释:
:雏鸟长大,衔食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之私。”
11

鼓腹含

成语拼音:
gǔ fù hán bǔ
成语解释:
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口中所含的食物。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成语出处:
《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12

而熙,鼓腹而游

成语拼音:
hán bǔ ér xī,gǔ fù ér yóu
成语解释:
:口含食物;鼓腹:手拍肚皮。口含食物,饱食挺腹。形容人过着安乐的生活
成语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13

鼓腹

成语拼音:
hán bǔ gǔ fù
成语解释:
:口中所含的食物;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成语出处:
庄周《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14

辍洗

成语拼音:
tǔ bǔ chuò xǐ
成语解释: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后世遂以“吐辍洗”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成语出处:
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
15

握发

成语拼音:
tǔ bǔ wò fà
成语解释:
: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成语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犹恐失天下之士。”
16

捉发

成语拼音:
tǔ bǔ zhuō fā
成语解释:
见“吐握发”。
成语出处:
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17

握发吐

成语拼音:
wò fā tǔ bǔ
成语解释: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后因以“握发吐”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
成语出处: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
18

一饭三吐

成语拼音:
yī fàn sān tǔ bǔ
成语解释:
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
成语出处:
《史记 鲁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勿以国骄人。”
19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

成语拼音:
yī mù sān zhuō fà,yī fàn sān tǔ bǔ
成语解释:
沐:洗头;捉:用手攥住;:口中含的食物。洗一次头与吃一顿饭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形容为延揽贤才而忙碌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20

周公吐

成语拼音:
zhōu gōng tǔ bǔ
成语解释: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成语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 哺的成语,带哺字的成语,包含哺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