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士字的成语 (142个)

101

推贤进

成语拼音:
tuī xián jìn shì
成语解释:
推:举荐。推荐贤人,引进学者
成语出处:
唐·姚崇《答张九龄书》:“近蒙奖擢,倍励驽庸,每以推贤进为务,欲使公卿大夫称职。”
102

推贤下

成语拼音:
tuī xián xià shì
成语解释:
推:赞许。指有地位的人能降格与有贤德的人交往
成语出处:
《梁书·徐勉传》:“当应推贤下,先物后身,然后可以报恩明主,克保元吉。”
103

文房四

成语拼音:
wén fáng sì shì
成语解释:
见“文房四宝”。
成语出处:
宋·陆游《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诗:“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独相依。”
104

文人墨

成语拼音:
wén rén mò shì
成语解释:
泛指文人、文
成语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
105

文人学

成语拼音:
wén rén xué shì
成语解释:
泛指文人、文
成语出处:
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昔之文人学,平生精力,咸萃兹途。”
106

文人雅

成语拼音:
wén rén yǎ shì
成语解释:
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成语出处:
107

熊虎之

成语拼音:
xióng hǔ zhī shì
成语解释:
熊虎:猛兽。指勇猛之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方今二贼未灭,戎车亟驾,此自熊虎之展力之秋也。”
108

息军养

成语拼音:
xī jūn yǎng shì
成语解释:
息:休息,修整。修整军队,积蓄力量,准备再战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按甲寝兵,息军养,待时而动。”
109

熊罴之

成语拼音:
xióng pí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比喻勇
成语出处:
《尚书·康王之诰》:“则亦有熊罴之,不二心之臣。”
110

厉兵

成语拼音:
xuǎn shì lì bīng
成语解释:
:军;厉:磨;兵:武器。挑选兵,磨利武器。指做好战前准备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孟秋纪》:“天子乃命将帅,选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111

雪中高

成语拼音:
xuě zhōng gāo shì
成语解释:
梅花
成语出处:
明·高启《梅花》诗:“雪满山中高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112

有道之

成语拼音:
yǒu dào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明白事理的人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有道之,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113

一介之

成语拼音:
yī jiè zhī shì
成语解释:
①一个微末的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成语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
114

一目之

成语拼音:
yī mù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成语出处: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志雅堂杂抄》:“此书成于元代,道学之风甚盛,而能为是言,此是非之公也。近世一目之,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亦愚甚矣。”
115

雅人韵

成语拼音:
yǎ rén yùn shì
成语解释:
高雅而有风致的文人。
成语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科诨》:“文字佳,情节佳,而科诨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韵,亦有瞌睡之时。”又《声容·治服》:“若果如是,则亦艳妆村妇而已矣,乌足动雅人韵之心哉。”
116

有识之

成语拼音:
yǒu shí zhī shì
成语解释:
具有才能和远见卓识的人。
成语出处: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天下有识之,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117

养贤纳

成语拼音:
yǎng xián nà shì
成语解释:
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养贤纳,修德治民。”
118

游侠骑

成语拼音:
yóu xiá qí shì
成语解释:
漫无目的浪游四方,寻求冒险以显示武功、勇敢、宽仁侠义的人
成语出处:
119

岩穴之

成语拼音:
yán xué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指隐。古时隐多山居,故称。
成语出处: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其君见好岩穴之,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以百数矣。”
120

有志之

成语拼音:
yǒu zhì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指有抱负有理想的人。
成语出处: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 士的成语,带士字的成语,包含士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