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士字的成语 (142个)

121

忠臣烈

成语拼音:
zhōng chén liè shì
成语解释:
指忠义刚烈的臣子
成语出处:
《隋书·李文博传》:“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未尝不反复吟玩。”
122

忠臣义

成语拼音:
zhōng chén yì shì
成语解释:
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出一朝之命,以徇国家之难。”
123

缀辞之

成语拼音:
zhuì cí zhī shì
成语解释:
缀辞:写书作文。指著书立说的人
成语出处:
晋·潘岳《马开督玮》:“慷慨非死而死者,缀辞之,未之或遗也。”
124

折节待

成语拼音:
zhé jié dài shì
成语解释:
指屈己待人。
成语出处:
《周书 邵广传》:“时晋公护诸子及广弟杞国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广独率由礼则,又折节待,朝野以是称焉。”
125

折节礼

成语拼音:
zhé jié lǐ shì
成语解释:
屈己待人,尊重有见识有才能的人
成语出处:
《明史·张居正传》:“时徐阶以宿老居首辅,与李春芳皆折节礼。”
126

折节下谋

成语拼音:
zhé jié xià móu shì
成语解释: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
唐·储光羲《贻鼓吹李丞》:“折节下谋,深心论客卿。”
127

折节下

成语拼音:
zhé jié xià shì
成语解释:
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128

知人待

成语拼音:
zhī rén dài shì
成语解释:
指对待人的态度好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5回:“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盖有高祖之风。”
129

众人国

成语拼音:
zhòng rén guó shì
成语解释:
众人:普通人;国: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一》:“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遇臣,臣故国报之。”
130

知人下

成语拼音:
zhī rén xià shì
成语解释:
知:识别。下:屈己尊人。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
成语出处:
明·李贽《焚书·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知人下,识才尊贤又如此。”
131

断腕

成语拼音:
zhuàng shì duàn wàn
成语解释:
见“壮解腕”。
成语出处:
唐·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断腕以全质。”
132

解腕

成语拼音:
zhuàng shì jiě wàn
成语解释:
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解腕。’”
133

仁人

成语拼音:
zhì shì rén rén
成语解释:
志向宏伟、道德高尚的人。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仁:仁爱;高尚)。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34

柱石之

成语拼音:
zhù shí zhī shì
成语解释:
柱石: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当今柱石之虽少,至于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
135

筑台募

成语拼音:
zhù tái mù shì
成语解释:
募:招寡。比喻广泛招纳贤
成语出处:
宋·范仲淹《帝王好尚论》:“汤五聘伊尹,文王躬迎吕望,周公握发吐哺以待白屋之,郑武公好贤而诗雅歌之,燕昭王筑台募而智者归之。”
136

缀文之

成语拼音:
zhuì wén zhī shì
成语解释:
缀文:连缀辞句成为文章。称著述者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自孔子后,缀文之众矣。”
137

招贤礼

成语拼音:
zhāo xián lǐ shì
成语解释:
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指读书人。招收贤,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
宋·陈亮《酌古论·曹公》:“……光辅汉帝,招贤礼,修明庶政,以宰天下。”
138

招贤纳

成语拼音:
zhāo xián nà shì
成语解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指读书人。招收贤,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139

争先

成语拼音:
zhēng xiān shì zú
成语解释:
卒:兵。指作战勇敢,都争先在前
成语出处:
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争先。”
140

招贤下

成语拼音:
zhāo xián xià shì
成语解释:
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指读书人。招收贤,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9回:“于是宣王招贤下,疏远嬖佞……齐国大治。”
* 士的成语,带士字的成语,包含士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