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字结尾的成语 (76个)

61

忧国恤

成语拼音:
yōu guó xù mín
成语解释:
恤:体恤。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成语出处:
汉·徐幹《中论·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谋道讲德也。”
62

出榜安

成语拼音:
chū bǎng ān mín
成语解释:
榜:官府告示。张贴告示,安抚百姓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收军进高唐州城内,先传下将令,休得伤害百姓。一面出榜安,秋毫无犯。”
63

惑世诬

成语拼音:
huò shì wū mín
成语解释:
指蛊惑世人。
成语出处:
明刘若愚《酌中志 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世诬,最宜摈绝者。”
64

急吏缓

成语拼音:
jí lì huǎn mín
成语解释:
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成语出处:
宋·苏舜钦《论五事》:“急吏缓,则吏不可纵,政之大功也。”
65

敬天爱

成语拼音:
jìng tiān ài mín
成语解释:
敬奉天命,爱护百姓。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下西洋》第一折:“方今圣人在位,圣智神聪,敬天爱,豁达大度。”
66

升斗小

成语拼音:
shēng dǒu xiǎo mín
成语解释:
家里没有多存粮食。比喻贫穷的老百姓
成语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升斗小,却立刻就感到了威胁,米店在闭城之前,就已歇业。”
67

束杖理

成语拼音:
shù zhàng lǐ mín
成语解释:
谓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束杖,收起刑具。
成语出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宽雅。”
68

无方之

成语拼音:
wú fāng zhī mín
成语解释:
古谓不知礼法的人。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
69

无业游

成语拼音:
wú yè yóu mín
成语解释:
没有固定职业、住所而到处流浪的人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他说这班都是无业游,往往有打个半死的。”
70

愚弄人

成语拼音:
yú nòng rén mín
成语解释:
欺骗捉弄老百姓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
71

应天从

成语拼音:
yìng tiān cóng mín
成语解释:
应:接受。适应天命,顺从人心
成语出处:
《南齐书·谢腀传》:“陛下受命,应天从。”
72

元元之

成语拼音:
yuán yuán zhī mín
成语解释:
众百姓;善良的百姓。
成语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即元元之,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73

拥政爱

成语拼音:
yōng zhèng ài mín
成语解释:
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
成语出处:
74

尊主泽

成语拼音:
zūn zhǔ zé mín
成语解释:
尊崇君主,泽惠生
成语出处:
宋·苏轼《与李公择书》之十一:“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75

蚩蚩者

成语拼音:
chī chī zhě mín
成语解释:
蚩蚩:无知的样子。无知识的就是老百姓
成语出处:
《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76

应天顺

成语拼音:
yīng tiān shùn mín
成语解释:
见“应天顺人”。
成语出处:
《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在而应乎人。”
* 最后一个字是民的成语,民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