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字结尾的成语 (178个)

21

托于空

成语拼音:
tuō yú kōng yán
成语解释: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
成语出处:
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22

托诸空

成语拼音:
tuō zhū kōng yán
成语解释:
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
成语出处:
清·朱珪《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也。”
23

天子无戏

成语拼音:
tiān zǐ wú xì yán
成语解释:
指帝王说话算数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重》:“天子无戏。天子,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
24

行不副

成语拼音:
xíng bù fù yán
成语解释:
行不一。
成语出处: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者多矣,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所失者岂特宰予邪!”
25

哑口无

成语拼音:
yǎ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
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第八卷:“一番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
26

以人废

成语拼音:
yǐ rén fèi yán
成语解释:
由于人不好,对其论也加以否定。
成语出处: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举人,不以人废。”
27

直口无

成语拼音:
zhí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
哑口无
成语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众人被他骂的直口无。”
28

自食其

成语拼音:
zì shí qí yán
成语解释:
食:吞掉。自己把自己说出的话吞食了。形容说了话不算数。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穴一居士传》:“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
29

正色危

成语拼音:
zhèng sè wēi yán
成语解释:
态度严肃,语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同“正色直”。
成语出处:
《宋史 杜衍等传论》:“迪、曾正色危,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30

正色直

成语拼音:
zhèng sè zhí yán
成语解释:
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态度严肃,语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
成语出处:
《晋书·王恭传》:“恭每正色直,道子深惮而忿之。”
31

沉默寡

成语拼音:
chén mò guǎ yán
成语解释: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沉静寡”。
成语出处:
《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
32

沉密寡

成语拼音:
chén mì guǎ yán
成语解释:
犹沉默寡
成语出处:
《宋书·徐羡之传》:“[羡之]沉密寡,不以忧喜见色。”
33

畅所欲

成语拼音:
chàng suǒ yù yán
成语解释:
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也作“尽所欲”。
成语出处:
清 方苞《游丰台记》:“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34

杜口无

成语拼音:
dù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
闭住嘴巴,不出一
成语出处:
《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绝粒而死。”
35

敦默寡

成语拼音:
dūn mò guǎ yán
成语解释:
稳重而少语。
成语出处:
《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回回、博果密之子,库库之兄也,敦默寡,嗜学能文。”
36

腹饱万

成语拼音:
fù bǎo wàn yán
成语解释:
指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苏小妹三难新郎》:“那秦观秀才字少游,他是扬州府高邮人,腹饱万,眼空一世。”
37

风尘之

成语拼音:
fēng chén zhī yán
成语解释:
指蜚短流长的
成语出处:
《魏书·王慧龙传》:“赐慧龙玺书曰:‘义隆畏将军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风尘之,想不足介意也。”
38

肤受之

成语拼音:
fū shòu zhī yán
成语解释:
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辞。
成语出处:
《后汉书·杨璇传论》:“风景之赏未甄,肤受之互及。”
39

敢怒不敢

成语拼音:
gǎn nù bù gǎn yán
成语解释:
敢:胆量大;:说。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哑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
40

古语常

成语拼音:
gǔ yǔ cháng yán
成语解释:
:习惯常说的话,如谚语、格等。指流传时间久远,人们常说的话
成语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正按着陈婆婆古语常。”
* 最后一个字是言的成语,言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