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字结尾的成语 (178个)

41

缄口无

成语拼音:
jiān kǒu wú yán
成语解释:
缄口: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二:“师云:'汝若不会,老僧即缄口无。'”
42

金石良

成语拼音:
jīn shí liáng yán
成语解释: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成语出处:
《白雪遗音 马头调 金石良》:“金石良将你劝,休嫌絮烦。”
43

金玉之

成语拼音:
jīn yù zhī yán
成语解释:
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成语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44

苦不可

成语拼音:
kǔ bù kè yán
成语解释:
指痛苦得无非用语来形容
成语出处:
宋 李昌龄《乐善录 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
45

苦不堪

成语拼音:
kǔ bù kān yán
成语解释:
堪:能。苦痛至极;不能用语来形容、表述。形容受苦极深。
成语出处:
宋 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
46

课语讹

成语拼音:
kè yǔ é yán
成语解释:
多嘴多舌,胡乱语
成语出处:
《宣和遗事》前集:“咱家里有课语讹的,怎奈何?娘,你可急忙告报官司去,恐带累咱们!”
47

默默无

成语拼音:
mò mò wú yán
成语解释:
不声不响,闭口无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忧的我神思竭,默默无;愁的我魂胆丧,兢兢打战。”
48

逆耳之

成语拼音:
nì ěr zhī yán
成语解释:
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成语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忠逆耳利于行。”
49

巧语花

成语拼音:
qiǎo yǔ huā yán
成语解释:
同“花巧语”。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张生是兄妹之礼,焉敢如此!’对人前巧语花。”
50

日试万

成语拼音:
rì shì wàn yán
成语解释:
以每天试写万为验;以一日写上万字的文章为考校。极才气横溢,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倚马可待。”
51

三复斯

成语拼音:
sān fù sī yán
成语解释:
三复:多次反复;斯: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成语出处: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
52

矢口猖

成语拼音:
shǐ kǒu chāng yán
成语解释:
矢口:信口,随口;猖:狂。信口胡说
成语出处:
清·魏源《序》:“矢口猖,不顾其后,其不可信者二。”
53

甜语花

成语拼音:
tián yǔ huā yán
成语解释:
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美妙动听的话
成语出处:
明·孙梅锡《琴心记·勉拨房赀》:“你风流惹下凄凉运,把那甜语花心口全然不应。”
54

无可讳

成语拼音:
wú kě huì yán
成语解释:
:不敢说或不愿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成语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步一步前进的现象却不能否认,而思想紊乱摇荡不定,也无可讳。”
55

务去陈

成语拼音:
wù qù chén yán
成语解释:
务:务必;陈:陈旧的辞。陈旧的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
成语出处:
清·朱彝尊《鱼计庄词》序:“休宁戴生锜,从余游,其为词,务去陈。”
56

万语千

成语拼音:
wàn yǔ qiān yán
成语解释:
许许多多的话语。
成语出处:
唐 郑谷《燕》诗:“千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57

行不顾

成语拼音:
xíng bù gù yán
成语解释:
: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不顾行,行不顾,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58

行不及

成语拼音:
xíng bù jí yán
成语解释:
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第121回:“诸兄与弟,当以行不及为耻。”
59

溢美之

成语拼音:
yì měi zhī yán
成语解释:
过分夸奖的话。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两怒必多溢恶之。”
60

至理名

成语拼音:
zhì lǐ míng yán
成语解释: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成语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
* 最后一个字是言的成语,言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