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世的成语 (174个)

41

成语拼音:
bǎi shì shī
成语解释: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之师也。”
42

无两

成语拼音:
bìng shì wú liǎng
成语解释:
犹举无双。
成语出处:
鲁迅《集外集拾遗 绍介上卷》:“本卷所收,都是文艺论文,作者既系大家,译者又是名手,信而且达,并无两。”
43

一人

成语拼音:
bǎi shì yī rén
成语解释:
指极难得的人才。
成语出处:
宋 苏轼《祭司马君实文》:“百一人,千载一时,惟时与人,鲜偶常奇。”
44

之仇

成语拼音:
bù shì zhī chóu
成语解释:
:非凡。指极大的仇恨
成语出处: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41回:“但愿陛下毋忘不之仇,怠忽祖宗之业,汲汲于心,以图恢复。”
45

之功

成语拼音:
bù shì zhī gōng
成语解释:
:非凡。指极大的功劳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足下将建伊、吕之业,弘不之功。而大事草创,英雄未集。”
46

之利

成语拼音:
bǎi shì zhī lì
成语解释:
代代长远的利益。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义赏》:“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之利也。”
47

之师

成语拼音:
bǎi shì zhī shī
成语解释:
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48

之业

成语拼音:
bù shì zhī yè
成语解释:
:非常、非凡。稀罕有的功业。
成语出处:
明 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宗兄威行海外,文武忠良成救驾之功,建不之业。”
49

不朽

成语拼音:
chuí shì bù xiǔ
成语解释:
:留传后;不朽:永不磨灭。名传后,永不磨灭
成语出处:
鲁迅《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歌德所以垂不朽者,乃五十岁以后忏悔的歌德。”
50

雕龙

成语拼音:
chán shì diāo lóng
成语解释:
指文章代相传。
成语出处:
《后汉书 崔骃传赞》:“崔为文宗,禅雕龙。”
51

绝伦

成语拼音:
chāo shì jué lún
成语解释:
超出人和同辈。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绝伦。”亦作“超类绝伦”。明·李贽《焚书·书答·答耿司寇》:“故使克明即不中举,即不中进士,即不作大官,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亦作“轶群绝类”。宋
成语出处:
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绝伦。”
52

绝俗

成语拼音:
chāo shì jué sú
成语解释:
见“超俗绝”。
成语出处:
《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绝俗之态矣。”
53

离群

成语拼音:
chū shì lí qún
成语解释:
脱离人
成语出处: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他只顾把这些出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
54

之才

成语拼音:
chāo sh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
有超越人的才能,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成语出处:
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55

才度

成语拼音:
dāng shì cái dù
成语解释:
:当代,现。才:才华。度:气度。当代具有才华气度的人。亦作“当才具”。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曹肇传》:“肇有当才度,为散骑常侍、屯骑校尉。”
56

长往

成语拼音:
dùn shì cháng wǎng
成语解释:
隐居而长期不出。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长往、怀道蕴术之士有几?”
57

绝俗

成语拼音:
dùn shì jué sú
成语解释:
见“遁离俗”。
成语出处:
明·王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58

厉俗

成语拼音:
dūn shì lì sú
成语解释:
使民俗敦厚,风振兴。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厉俗,则无其具。”
59

无双

成语拼音:
dāng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
当前上没有能相比的。无双;没有两个;意即只有一个。
成语出处:
西汉 桓宽《盐铁论 褒贤》:“东方朔自称辨略,消坚释石,当无双。”
60

之雄

成语拼音:
yī shì zhī xióng
成语解释:
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赤壁赋》:“固一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第二个字是世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