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世的成语 (174个)

61

不磨

成语拼音:
bǎi shì bù mó
成语解释:
磨:消灭,磨灭。千秋万代永不磨灭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论》:“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不磨矣。”
62

不易

成语拼音:
bǎi shì bù yì
成语解释:
千秋万代永不改变。
成语出处:
《汉书 邹阳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不易之道也。”
63

绝伦

成语拼音:
chāo shì jué lún
成语解释:
超出人和同辈。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绝伦。”亦作“超类绝伦”。明·李贽《焚书·书答·答耿司寇》:“故使克明即不中举,即不中进士,即不作大官,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亦作“轶群绝类”。宋
成语出处:
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绝伦。”
64

绝俗

成语拼音:
chāo shì jué sú
成语解释:
见“超俗绝”。
成语出处:
《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绝俗之态矣。”
65

离群

成语拼音:
chū shì lí qún
成语解释:
脱离人
成语出处: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他只顾把这些出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
66

之才

成语拼音:
chāo sh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
有超越人的才能,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成语出处:
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67

才度

成语拼音:
dāng shì cái dù
成语解释:
:当代,现。才:才华。度:气度。当代具有才华气度的人。亦作“当才具”。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曹肇传》:“肇有当才度,为散骑常侍、屯骑校尉。”
68

长往

成语拼音:
dùn shì cháng wǎng
成语解释:
隐居而长期不出。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长往、怀道蕴术之士有几?”
69

绝俗

成语拼音:
dùn shì jué sú
成语解释:
见“遁离俗”。
成语出处:
明·王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70

离群

成语拼音:
dùn shì lí qún
成语解释:
犹言避独处。
成语出处:
《元史·隐逸传序》:“后之士,其所蕴蓄或未至,而好以迹为高,当邦有道之时,且遁离群,谓之隐士。”
71

厉俗

成语拼音:
dūn shì lì sú
成语解释:
使民俗敦厚,风振兴。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厉俗,则无其具。”
72

无闷

成语拼音:
dùn shì wú mèn
成语解释:
谓逃避俗而心无烦忧。
成语出处:
《易·乾》:“不成乎名,遁无闷。”孔颖达疏:“谓逃遁避,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73

无双

成语拼音:
dāng shì wú shuāng
成语解释:
当前上没有能相比的。无双;没有两个;意即只有一个。
成语出处:
西汉 桓宽《盐铁论 褒贤》:“东方朔自称辨略,消坚释石,当无双。”
74

隐居

成语拼音:
dùn shì yǐn jū
成语解释:
而深居不仕。
成语出处:
汉·焦赣《易林·革之旅》:“遁隐居,竟不逢时。”
75

幽居

成语拼音:
dùn shì yōu jū
成语解释:
见“遁隐居”。
成语出处:
北齐·刘昼《新论·遇不遇》:“齐之华士,栖志丘壑,而太公诛之之;魏之干木,遁幽居,而文侯敬之。”
76

遗荣

成语拼音:
dùn shì yí róng
成语解释:
谓避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成语出处:
晋·慧远《答何镇南书》:“是故遁遗荣,反俗而动。”
77

盗名

成语拼音:
ē shì dào míng
成语解释:
:曲从迎合人的欢心;盗名:窃取名誉。用欺骗的手段骗取人的欢心来窃取个人名誉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新民说》第18节:“才智之士,既得此以为阿盗名之一秘钥,于是名节闲检,荡然无所复顾。”
78

媚俗

成语拼音:
ē shì mèi sú
成语解释:
:迎合俗。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
成语出处:
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如其《民政》一书,谓有人宝守真理,不阿媚俗,而不见容于人群。”
79

酬物

成语拼音:
fǔ shì chóu wù
成语解释:
谓治政理事,待人接物。
成语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后之君子,穷而讲道明理,达而抚酬物,谨无着一能读书之心横在胸中也哉!”
80

嫉恶

成语拼音:
fèn shì jí è
成语解释:
愤:愤恨,不满;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成语出处:
宋·李觐《与王章秘校书》:“其辩说骎骎到义理,愤嫉恶,有大丈夫之芒角。”
* 第二个字是世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