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声的成语 (138个)

101

无色

成语拼音:
wú shēng wú sè
成语解释:
没有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成语出处:
《新华月报》1965年第9期:“影片并没有真实地反映这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把它写得冷冷清清,无无色。”
102

无臭

成语拼音:
wú shēng wú xiù
成语解释:
臭:气味。没有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不被人知道。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文王》:“上天之载,无无臭。”
103

无息

成语拼音:
wú shēng wú xī
成语解释:
息:音信;消息。没有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响;不为人觉察。
成语出处:
鲁迅《书信集 1047 至胡风》:“一到里面去,即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无息。”
104

相思

成语拼音:
wén shēng xiāng sī
成语解释:
:名。指思慕、钦仰有望的人。
成语出处:
《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而相思。”
105

背实

成语拼音: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成语解释:
向往虚名而不求实际;注重传闻而背离事实。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亲,向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106

避影

成语拼音:
xiāo shēng bì yǐng
成语解释:
犹言销匿迹。
成语出处:
唐·孙揆《令应传》:“妾又以夫族得罪于天,未蒙上帝昭雪,所以销避影,而自困如是。”
107

恫吓

成语拼音:
xū shēng dòng xià
成语解释:
:假装出一种势。用虚张势来恐吓别人
成语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8章:“张勋所谓‘谁敢造反我就去打谁’的一句豪语,不过虚恫吓,他未尝不知道他的辫子军……并不善于冲锋陷阵。”
108

后实

成语拼音:
xiān shēng hòu shí
成语解释:
势;实:实力。比喻先用势挫折敌方士气,然后交战。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109

敛迹

成语拼音:
xiāo shēng liǎn jì
成语解释:
犹言销匿迹。
成语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敛迹。”
110

灭迹

成语拼音:
xiāo shēng miè jì
成语解释:
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成语出处:
《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灭迹,何必山林!”
111

美誉

成语拼音:
xiū shēng měi yù
成语解释:
休:美好。美好的誉。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
112

匿迹

成语拼音:
xiāo shēng nì jì
成语解释:
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成语出处:
语出《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灭迹,何必山林!”
113

匿影

成语拼音:
xiāo shēng nì yǐng
成语解释:
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成语出处:
语出《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灭迹,何必山林!”
114

匿影

成语拼音:
xiāo shēng nì yǐng
成语解释:
见“销避影”。
成语出处:
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南汇李高士》:“又不见遗民尚有叶与熊,弃家削发空王宫,销匿影将毋同。”
115

细气

成语拼音:
xì shēng xì qì
成语解释:
形容音柔软轻细
成语出处: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4回:“就听里面细细气地说:‘闻贤弟,你焉能知道两个人的来意?这是为御猫而来。”
116

不响

成语拼音:
yī shēng bù xiǎng
成语解释:
指不发出一点
成语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31回:“仿佛菊笑一不响的闪了进来,像猫儿戏蝶一般,擒擒纵纵地把自己搏弄。”
117

成语拼音:
yìng shēng chóng
成语解释:
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附和他人。
成语出处:
唐·刘束《隋唐嘉话》:“有患应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118

钓世

成语拼音:
yù shēng diào shì
成语解释:
犹言沽名钓誉。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
119

怪气

成语拼音:
yāo shēng guài qì
成语解释:
说话腔调妖里妖气,姿态怪异而轻佻
成语出处:
120

满道

成语拼音:
yuàn shēng mǎn dào
成语解释:
道:道路。怨恨的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和怨恨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固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满道。”
* 第二个字是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