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年的成语 (99个)

61

不登

成语拼音:
bǐ nián bù dēng
成语解释:
比:屡屡;频频。农业连歉收。亦作“比岁不登”。
成语出处:
《晋书 傅玄传》:“时比不登,羌胡扰边,诏公卿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
62

归寿

成语拼音:
bǎi nián guī shòu
成语解释:
:指人去世。指人死的婉称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你百归寿时,我却再与你些送终之资。”
63

好事

成语拼音:
bǎi nián hǎo shì
成语解释:
指婚姻喜事。
成语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我与你姐姐百好事,千金重担只在此两件上面了!万望龙香姐竭力周全,讨个回音则个。”
64

难遇

成语拼音:
bǎi nián nán yù
成语解释:
也碰不到。形容罕见或很不容易碰到。
成语出处: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三回:“咱学生奉御差来送小姐一场,也是百难遇。”
65

偕老

成语拼音:
bǎi nián xié lǎo
成语解释: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成语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七卷:“上梢里只唤做百偕老,谁指望是他没下梢。”
66

谐老

成语拼音:
bǎi nián xié lǎo
成语解释: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成语出处:
《全元散曲 集贤宾 皂罗袍》:“美满恩深情厚,原百谐老,共守白头。”
67

皇历

成语拼音:
gé nián huáng lì
成语解释:
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0回:“隔的皇历,好一本子冷帐,闲着手要捉虱子,没工夫去揭他了。”
68

鹤算

成语拼音:
guī nián hè suàn
成语解释:
见“龟鹤寿”。
成语出处:
宋·韦骧《醉蓬莱·廷评庆寿》词:“惟愿增高,龟鹤算,鸿恩紫诏。”
69

鹤寿

成语拼音:
guī nián hè shòu
成语解释:
相传龟、鹤寿有千百之数,因以“龟鹤寿”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祝寿之词。
成语出处:
唐·李商隐《祭张书记文》:“神道甚微,天理难究,桂蠹兰败,龟鹤寿。”
70

却老

成语拼音:
hái nián què lǎo
成语解释:
恢复轻,长生不老。
成语出处: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炼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却老,延驻彩。”
71

驻色

成语拼音:
hái nián zhù sè
成语解释:
恢复轻,永葆青春。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孝标《山栖志》:“金盐重于素壁,玉豉贵于明珠,可以养性销痾,还驻色。”
72

累岁

成语拼音:
jī nián lěi suì
成语解释: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累月”。
成语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只得招出实话来:乃是积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以及平时略贩子女,伤害性命。”
73

累月

成语拼音:
jīng nián lěi yuè
成语解释:
经:经历;经:成;累:积累;累月:连月。复一;月复一月。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成语出处:
隋 薛道衡《豫章行》:“丰城双剑昔曾离,经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74

累月

成语拼音:
jī nián lěi yuè
成语解释:
:多;累月:连月。指经过的时间长。
成语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后娶》:“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累月,安有孝子乎!”
75

之储

成语拼音:
jiǔ nián zhī chǔ
成语解释:
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成语出处:
《淮南子 主术训》:“十八而有六之积,二十七而有九之储。”
76

之储

成语拼音:
jiān nián zhī chǔ
成语解释:
:指两以上;储:积蓄。有两以上的储备粮食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广农积谷,有兼之储。”
77

之蓄

成语拼音:
jiǔ nián zhī xù
成语解释:
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成语出处:
《礼记·王制》:“国无九之蓄,曰不足;无六之蓄,曰急;无三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78

马月

成语拼音:
lǘ nián mǎ yuè
成语解释:
不可知的月。
成语出处:
梁斌《红旗谱》:“严志和听涛他娘说得也有理,又说:‘吞了这口气吧!过个庄稼日子,什么也别扑摸了。即便有点希望,又在那个驴马月呢?’”
79

似水

成语拼音:
liú nián sì shuǐ
成语解释:
: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成语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
80

尽气

成语拼音:
qióng nián jìn qì
成语解释:
穷:尽。竭尽毕生的力量
成语出处:
清·高阜《序》:“予将穷尽气以恣探之不暇,又何至有废卷之叹乎!”
* 第二个字是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