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置的成语 (11个)

1

褒贬

成语拼音:
bù zhì bāo biǎn
成语解释:
: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2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2

可否

成语拼音:
bù zhì kě fǒu
成语解释:
: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成语出处: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3

一喙

成语拼音:
bié zhì yī huì
成语解释: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见。
成语出处: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人家子弟,辄奉以为圣经贤传,不敢别一喙,闻人出一议,辄摇手闭目,以为侮圣人之言。”
4

乖方

成语拼音:
cuò zhì guāi fāng
成语解释:
:安排;方:条理;乖方;不合条理。处理安排不合理
成语出处:
《清史稿·王茂荫传》:“其措乖方,人言藉藉,而无敢为皇上言者,或虑无实据也。”
5

失当

成语拼音:
chǔ zhì shī dàng
成语解释:
处理问题的方式不适合
成语出处: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过去家父对列位有些处失当之处,驱逐你们出了庄子,流落外乡,受了几天苦,委屈了众人。”
6

有方

成语拼音:
cuò zhì yǒu fāng
成语解释:
:安排;方:条理。处理事务错落有致,井井有条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女子见他措有方,只道投著好人,亦且此身无主,放心随他去。”
7

裕如

成语拼音:
cuò zhì yù rú
成语解释:
:安排、料理;裕如:从容不迫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从容不费力气;又完成得很好。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草木鸟兽,裕如也。”
8

干戈

成语拼音:
dào zhì gān gē
成语解释:
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9

高阁

成语拼音:
shù zhì gāo gé
成语解释:
同“束之高阁”。
成语出处:
清·江藩《序》:“至于濂、洛、关、闽之学,不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高阁,视如糟粕。”
10

锥地

成语拼音:
wú zhì zhuī dì
成语解释:
见“无立锥之地”。
成语出处:
唐·韦应物《答故人见谕》诗:“况本濩落人,归无锥地。”
11

锥之地

成语拼音:
wú zh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
锥:锥子。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其贫困
成语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 第二个字是置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