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若的成语 (88个)

21

观火

成语拼音:
bǐng ruò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成语出处:
梁启超《欧洲地埋大势论》:“人民之职业物产之制造,种种殊异之处,则如网在纲,炳观火。”
22

芒刺

成语拼音:
bèi ruò máng cì
成语解释:
犹言芒刺在背。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不意[曹操]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芒刺。”
23

日星

成语拼音:
bǐng ruò rì xīng
成语解释:
光明如同日月星辰。同“炳如日星
成语出处:
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上:“仁皇一朝人才之盛,如文正公、文忠公、师鲁,皆第一流人,名书国史,炳日星,初不假于称赞。”
24

无人

成语拼音:
báng ruò wú rén
成语解释:
好象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成语出处:
?
25

悬河

成语拼音:
biàn ruò xuán hé
成语解释:
辨,通“辩”。犹言口悬河。
成语出处:
明 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吾见一人焉,辨悬河,藻春工;含吐邹枚,方驾陆谢。”
26

齿编贝

成语拼音:
chǐ ruò biān bèi
成语解释:
编:顺次第排列;贝:贝壳。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成语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目玄珠,齿编贝。”
27

繁星

成语拼音:
càn ruò fán xīng
成语解释:
灿:灿烂。繁:众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
28

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拼音:
chā ruò háo lí 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
《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毫厘,缪以千里。’”
29

木鸡

成语拼音:
chǔn ruò mù jī
成语解释:
形容神貌呆笨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小虫伏不动,蠢木鸡。”
30

天渊

成语拼音:
chā ruò tiān yuān
成语解释:
差:不同;天渊:天和深渊。比喻差别极大
成语出处:
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八章:“前后相较,差天渊。”
31

观火

成语拼音:
dòng ruò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如同看火那样看得清楚。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十分明白透彻。
成语出处:
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观火。”
32

再生

成语拼音:
ēn ruò zài shēng
成语解释: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再生。”
33

神明

成语拼音:
fèng ruò shén míng
成语解释:
奉:信奉;神明:神灵的总称。对某人或某事物尊崇信奉得像迷信的人崇信神灵一样。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34

冰释

成语拼音:
huàn ruò bīng shì
成语解释:
犹言涣然冰释。
成语出处:
唐·权德舆《张隐居庄子指要序》:“盖弘道以周物,阐幽以致用,内外相济,始终相发,其文约,其旨明,累如珠贯,涣冰释。”
35

冰消

成语拼音:
huàn ruò bīng xiāo
成语解释:
犹言涣然冰释。
成语出处:
南朝·梁·王莹《答释法云书难范缜》:“标理明例,涣冰消。”
36

隔世

成语拼音:
huǎng ruò gé shì
成语解释: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锦帆集·天池》:“屏山献青,画恋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马首红尘,恍隔世矣。”
37

画一

成语拼音:
huàn ruò huà yī
成语解释:
公平持正;整齐画一。
成语出处:
唐·程晏《萧何求继论》:“萧河为法,斠画一。”
38

偃草

成语拼音:
huà ruò yǎn cǎo
成语解释:
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语本《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成语出处:
语出《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9

观火

成语拼音:
liáo ruò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谓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成语出处:
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观火。”
40

列眉

成语拼音:
lǎng ruò liè méi
成语解释:
朗:明亮;列眉:明白。形容非常明白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吾必不听众口与谗言,吾信汝也,犹列眉也。”
* 第二个字是若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