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若的成语 (88个)

41

泰山

成语拼音:
ān ruò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成语出处:
《南史 梁纪下论》:“自谓安泰山,算无遗策。”
42

繁星

成语拼音:
càn ruò fán xīng
成语解释:
灿:灿烂。繁:众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从的人很多。
成语出处:
43

毫厘,谬以千里

成语拼音:
chā ruò háo lí 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解释: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成语出处:
《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毫厘,缪以千里。’”
44

木鸡

成语拼音:
chǔn ruò mù jī
成语解释:
形容神貌呆笨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小虫伏不动,蠢木鸡。”
45

天渊

成语拼音:
chā ruò tiān yuān
成语解释:
差:不同;天渊:天和深渊。比喻差别极大
成语出处:
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八章:“前后相较,差天渊。”
46

观火

成语拼音:
dòng ruò guān huǒ
成语解释:
如同看火那样看得清楚。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十分明白透彻。
成语出处:
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观火。”
47

再生

成语拼音:
ēn ruò zài shēng
成语解释: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囚于吾国……今吾复其社稷,恩再生。”
48

神明

成语拼音:
fèng ruò shén míng
成语解释:
奉:信奉;神明:神灵的总称。对某人或某事物尊崇信奉得像迷信的人崇信神灵一样。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49

冰消

成语拼音:
huàn ruò bīng xiāo
成语解释:
犹言涣然冰释。
成语出处:
南朝·梁·王莹《答释法云书难范缜》:“标理明例,涣冰消。”
50

隔世

成语拼音:
huǎng ruò gé shì
成语解释: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成语出处:
明·袁宏道《锦帆集·天池》:“屏山献青,画恋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马首红尘,恍隔世矣。”
51

画一

成语拼音:
huàn ruò huà yī
成语解释:
公平持正;整齐画一。
成语出处:
唐·程晏《萧何求继论》:“萧河为法,斠画一。”
52

平生

成语拼音:
huān ruò píng shēng
成语解释:
平生:平素;平时。像平素久已相交一样地欢乐。
成语出处:
清 张元赓《张氏卮言 陈友石》:“即邀至船中,茶罢对奕,欢平生。”
53

偃草

成语拼音:
huà ruò yǎn cǎo
成语解释:
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语本《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成语出处:
语出《论语·颜渊》:“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54

烟海

成语拼音:
hào ruò yān hǎi
成语解释:
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
成语出处:
宋·晁补之《北渚亭赋》:“其下陂湖汗漫,葭芦无畔,菱荷荇藻,蘅荃杜茝,众物居之,浩烟海。”
55

处子,动脱兔

成语拼音:
jìng ruò chǔ zǐ,dòng ruò tuō tù
成语解释:
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成语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56

画一

成语拼音:
jiào ruò huà yī
成语解释:
谓明确一致。
成语出处: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萧何为法,较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57

死灰

成语拼音:
jì ruò sǐ huī
成语解释:
寂:静悄悄,没有声音。一点声响也没有,像死灰一般的寂静
成语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志心者,始终运意,行坐动形,寂死灰,同于枯木,灭诸想念,唯一而已。”
58

神明

成语拼音:
jìng ruò shén míng
成语解释:
神明:神的泛称。像敬重神一样尊敬对方。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民率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
59

无人

成语拼音:
jì ruò wú rén
成语解释:
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笺本·德行下》:“傅茂远泊然静处,不妄交游民,袁司徒第经其户,辄叹曰:‘经其户寂无人,披其帷,其人斯在。岂得非名贤。’”
60

发蒙

成语拼音:
kuàng ruò fā méng
成语解释:
旷:空旷;开阔。蒙:眼睛失明。眼前突然开阔明朗,好像双目失明的人忽然看见了东西。亦比喻使人头脑忽然开窍,明达起来。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闲者此游,喜欢无量,登芒济河,旷发蒙。”
* 第二个字是若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