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八的成语 (114个)

81

七折

成语拼音:
qī zhé bā kòu
成语解释: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成语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这里的客店钱,就拿两块洋钱出来,由得他七折扣的勉强用了。”
82

七足

成语拼音:
qī zú bā shǒu
成语解释:
见“七脚手”。
成语出处:
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手下打扮好了。”
83

七子婿

成语拼音:
qī zǐ bā xù
成语解释:
唐郭子仪有子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见《旧唐书·郭子仪传》。后因以“七子婿“形容子、婿众多。
成语出处:
《旧唐书·郭子仪传》载:唐郭子仪有子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
84

七张

成语拼音:
qī zhāng bā zuǐ
成语解释:
同“七嘴张”。
成语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回:“岳大爷见兄弟们七张嘴,心中暗想:‘我若不去,众兄弟把我看轻了,只道我没有胆量了。’”
85

七嘴

成语拼音:
qī zuǐ bā zhāng
成语解释:
形容人多语杂。
成语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众官员一拥而前,七嘴张的,都问道:‘世子何在?’”
86

四冲

成语拼音:
sì chōng bā dá
成语解释:
同“四冲六达”。
成语出处: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横通》:“然通之为名,盖取譬于道路,四冲达,无不可至,谓之通也。”
87

四方

成语拼音:
sì fāng bā miàn
成语解释:
到处;各个方面。
成语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怀岳禅师》:“忽遇四方面来怎么生?”宋·杨万里《过百家渡四绝句》之二:“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面野香来。”
88

四荒

成语拼音:
sì huāng bā jí
成语解释:
四面方极偏远之地。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骏图》诗:“四荒极蹋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89

四邻

成语拼音:
sì lín bā shè
成语解释:
指左右邻居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那成家一般也动了诸亲百眷、四邻舍,送人情,斗分子,虽然娶妾,倒也四司六局,一毫不苟。”
90

四时

成语拼音:
sì shí bā jié
成语解释: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成语出处:
唐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91

三头

成语拼音:
sān tóu bā bì
成语解释:
见“三头六臂”。
成语出处:
《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92

四亭

成语拼音:
sì tíng bā dàng
成语解释:
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成语出处:
宋 朱熹《答吕伯恭书》:“不知如何整顿得此身心四亭当,无许多凹凸也。”
93

四停

成语拼音:
sì tíng bā dāng
成语解释:
见“四亭当”。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卷:“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当。”
94

三台

成语拼音:
sān tái bā zuò
成语解释:
泛指高官重臣。
成语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0回:“这叫做‘狮象捍门’,三台座都是有分的。”
95

四乡

成语拼音:
sì xiāng bā zhèn
成语解释:
泛指周围的许多乡村和集镇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当下统率大队走到乡下,东南西北,四乡镇。整整兜了一个大圈子。”
96

十有

成语拼音:
shí yǒu bā jiǔ
成语解释:
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成语出处:
唐 杜甫《负薪行》:“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十有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97

四至

成语拼音:
sì zhì bā dào
成语解释: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安营既毕,便画四至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98

十之

成语拼音:
shí zhī bā jiǔ
成语解释:
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
成语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今天下之势,归韦温的十之九。”
99

三灾

成语拼音:
sān zāi bā nàn
成语解释: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三灾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100

正经

成语拼音:
zhèng jīng bā bǎi
成语解释: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成语出处:
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
* 第三个字是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