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蝉诉夕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鸣蝉诉夕阳”出自明代雪山法师的《山居诗》,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chán sù xī y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鸣蝉诉夕阳”全诗

《山居诗》
碧天寒已深,晚露树沾濡。
鸣蝉诉夕阳,不道秋风急。

分类:

《山居诗》雪山法师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山居诗》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雪山法师。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天寒已深,
晚露树沾濡。
鸣蝉诉夕阳,
不道秋风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的景象和法师对自然的感悟。作者在寒冷的秋天,感受到了天空的清冷和寂静,树上的露水也被寒冷的空气浸湿。蝉鸣声传来,像是在诉说着夕阳的辉煌,而作者则感慨地说,这些声音无法表达秋风的急促和凄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感知和感慨之情。首句“碧天寒已深”以两个形容词和一个时间副词表达了天空的清冷和寒冷的程度,给人一种深秋的感觉。接着,晚露沾湿了树木,形成了一幅寒冷而潮湿的画面。蝉鸣声在夕阳下回荡,似乎在述说夕阳的美丽与辉煌,同时也暗示了日暮的时分。最后一句“不道秋风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叹,秋风的急促与凄凉无法被蝉鸣所言传。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勾勒出了山居的秋天景色,展示了雪山法师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对生命变迁的感悟。作者通过描写天空、树木、蝉声和秋风等元素,表达了对季节的领悟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这首诗词给人以清凉、寂静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深情和对自然的敬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鸣蝉诉夕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ān jū shī
山居诗

bì tiān hán yǐ shēn, wǎn lù shù zhān rú.
碧天寒已深,晚露树沾濡。
míng chán sù xī yáng, bù dào qiū fēng jí.
鸣蝉诉夕阳,不道秋风急。

“鸣蝉诉夕阳”平仄韵脚

拼音:míng chán sù xī yáng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上声二十六寝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鸣蝉诉夕阳”的相关诗句

“鸣蝉诉夕阳”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鸣蝉诉夕阳”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鸣蝉诉夕阳”出自雪山法师的 《山居诗》,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