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从何处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应从何处去”出自明代宗臣的《郊行》,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ng cóng hé chǔ q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应从何处去”全诗

《郊行》
并马出春城,摇鞭一相语。
杨柳遍西湖,应从何处去

分类:

作者简介(宗臣)

宗臣头像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郊行》宗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郊行》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宗臣。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郊行》

并马出春城,
摇鞭一相语。
杨柳遍西湖,
应从何处去。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春天出城郊游的情景和思考。在诗中,作者与他人一同骑马离开春天的都市,摇动着鞭子交谈着。西湖的杨柳遍布整个湖面,让人不禁思考应该从哪个方向出发。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向往和对于出游的期待。春天是大自然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们繁忙生活中的一次放松和享受。作者通过马匹奔驰和摇动鞭子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远离城市喧嚣、感受大自然的渴望。

诗词中的杨柳和西湖则是景象的象征。杨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春天和生机。西湖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这两个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吸引力。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旅行方向的疑问,这也是诗词的重点所在。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的思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增添了诗词的韵味和意境。

《郊行》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中的郊游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远离城市喧嚣、感受大自然的向往。通过对杨柳和西湖景象的描绘,强调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吸引力。诗词以问句的方式结尾,引发读者对于旅行方向的思考,给予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整首诗词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和旅行的向往和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应从何处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āo xíng
郊行

bìng mǎ chū chūn chéng, yáo biān yī xiāng yǔ.
并马出春城,摇鞭一相语。
yáng liǔ biàn xī hú, yìng cóng hé chǔ qù.
杨柳遍西湖,应从何处去。

“应从何处去”平仄韵脚

拼音:yìng cóng hé chǔ qù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应从何处去”的相关诗句

“应从何处去”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应从何处去”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应从何处去”出自宗臣的 《郊行》,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