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登朐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我昔登朐山”出自宋代苏轼的《和陶杂诗十一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ǒ xī dēng qú shā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我昔登朐山”全诗

《和陶杂诗十一首》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陶杂诗十一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
《和陶杂诗十一首》
我曾经登上了曲阜山,迎着旭日观赏着沧凉大地。
我想要渡过东海县,却可惜没有石桥梁可供通行。
如今回到了黎母之国,与公乡没有什么不同。
蚝浦粘附在山上,炎热的路上也有霜飘飞。
我所欣喜的并不是自己的骄傲,也不怨官道长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唐玄宗时的官职任满后返回故乡时写的。首先,诗中描述他欣赏曲阜山日出时的壮观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岁月变迁的感叹。其次,他提到想要渡过东海县,但却没有桥梁可供通行,暗示了他在社会官场上的困境和无奈。最后,他回到了故乡,发现故乡与他的官职于名利无关,都处于同样的困境和苦难中。诗末,他对自己的豁达和不怨官场道路的态度表达了劝慰和安慰。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反思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主题在于借由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写身世之困,以及对世道现状的批判。诗中暗示了作者对于真理的追求,并通过表达自己的心境,启发人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被名利等物质所困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官场生活的理性抗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我昔登朐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táo zá shī shí yī shǒu
和陶杂诗十一首

wǒ xī dēng qú shān, chū rì guān cāng liáng.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yù jì dōng hǎi xiàn, hèn wú shí qiáo liáng.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jīn zī lí mǔ guó, hé yì yú gōng xiāng.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háo pǔ jì nián shān, shǔ lù yì fēi shuāng.
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suǒ xīn fēi zì wǎng, bù yuàn dào lǐ cháng.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我昔登朐山”平仄韵脚

拼音:wǒ xī dēng qú shān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我昔登朐山”的相关诗句

“我昔登朐山”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我昔登朐山”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我昔登朐山”出自苏轼的 《和陶杂诗十一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