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不湿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疏雨不湿人”出自宋代苏轼的《游惠山》,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ū yǔ bù shī ré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疏雨不湿人”全诗

《游惠山》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
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
嘉我二三子,皎然无淄磷。
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
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
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游惠山》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惠山》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薄云不遮山,
疏雨不湿人。
萧萧松径滑,
策策芒鞋新。

嘉我二三子,
皎然无淄磷。
胜游岂殊昔,
清句仍绝尘。

吊古泣旧史,
疾谗歌小旻。
哀哉扶风子,
难与巢许邻。

中文译文:

薄云不遮挡山峰,
疏雨不湿透人身。
松树林间枝叶萧萧,
脚踏凉爽的麦秸鞋。

称赞我的二三好友,
他们纯净无瑕疵。
胜游何尝有所不同,
优美的句子仍然超尘。

怀念古代,悼念过去的历史,
憎恶谗言,歌颂小旻。
哀叹啊,扶风子弟啊,
难以与巢与许为邻。

诗意和赏析:
《游惠山》是苏轼在游览惠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山水环境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他对友谊和清新自然的向往,并对时事的关切和社会现象的不满。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薄云不遮挡山峰和疏雨不湿透人的景象,展示了惠山的清新和宜人之处。接着,描绘了松树林间的萧萧松径和脚踏上的麦秸鞋,将读者带入了山林间的宁静和自然之中,给人以清凉、宜人的感觉。

诗的下半部分,苏轼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和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他称赞自己的二三好友,形容他们纯净无瑕疵,皎然无淄磷,显示了他对真正友情的追求和珍视。他认为胜游并不会有太大的不同,优美的诗句仍然可以超越尘世的喧嚣。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对古代历史和时事的思考。苏轼吊唁古人,泣诉旧史,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他厌恶谗言,赞美了小旻的歌唱,既是对真实情感的表达,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最后两句中的“扶风子”指的是苏轼自己,他表示难以与巢与许为邻,既是表达了对友谊的向往,也是对自己与身边人之间的隔阂的感叹。

《游惠山》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苏轼对真挚友谊和自然清新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社会现象和历史的思考。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社会批评上相得益彰,展现了苏轼才情横溢的一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疏雨不湿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óu huì shān
游惠山

báo yún bù zhē shān, shū yǔ bù shī rén.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
xiāo xiāo sōng jìng huá, cè cè máng xié xīn.
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
jiā wǒ èr sān zi, jiǎo rán wú zī lín.
嘉我二三子,皎然无淄磷。
shèng yóu qǐ shū xī, qīng jù réng jué chén.
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
diào gǔ qì jiù shǐ, jí chán gē xiǎo mín.
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
āi zāi fú fēng zǐ, nán yǔ cháo xǔ lín.
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

“疏雨不湿人”平仄韵脚

拼音:shū yǔ bù shī rén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疏雨不湿人”的相关诗句

“疏雨不湿人”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疏雨不湿人”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疏雨不湿人”出自苏轼的 《游惠山》,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