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余香满上书囊”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宴余香满上书囊”出自宋代苏轼的《秋兴三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àn yú xiāng mǎn shàng shū ná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宴余香满上书囊”全诗

《秋兴三首》
浴凤池边星斗光,宴余香满上书囊
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去国何年双鬓雪,黄花重见一枝霜。
伤心无限厌厌梦,长似秋宵一倍长。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秋兴三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兴三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浴凤池边星斗光,
宴余香满上书囊。
楼前夜月低韦曲,
云里车声出未央。

去国何年双鬓雪,
黄花重见一枝霜。
伤心无限厌厌梦,
长似秋宵一倍长。

译文:
在凤池边洗浴,星斗闪耀明亮。
丰盛的宴会过后,香气弥漫满书囊。
楼前夜月低垂,听到远处悠扬的韦曲,
车声从云中传出,似乎还未到未央宫。

离开故国已过了多少年,双鬓已染上白雪,
秋天的黄花再次遭遇霜冻。
伤心的思念无尽无休,梦境不断地困扰,
仿佛秋夜的时间变得比平常长一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表达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浴凤池边的星斗光和宴会的繁华,展现了秋天的壮丽和丰收的景象。接着,他通过楼前夜月的低垂和远处的车声,营造了一种寂静和凄凉的氛围。这种对比使得秋夜的景色更加深刻。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自己离开故国已经多年,双鬓已染白的心情。黄花再次遭遇霜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他的思念之情无法抑制,不断地困扰着他的梦境。诗词最后一句"长似秋宵一倍长",通过对时间的夸张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寂。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苏轼对故国的思念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词既有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感情,使得诗句充满了情感的力量,给读者带来深深的触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宴余香满上书囊”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iū xìng sān shǒu
秋兴三首

yù fèng chí biān xīng dǒu guāng, yàn yú xiāng mǎn shàng shū náng.
浴凤池边星斗光,宴余香满上书囊。
lóu qián yè yuè dī wéi qǔ, yún lǐ chē shēng chū wèi yāng.
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qù guó hé nián shuāng bìn xuě, huáng huā zhòng jiàn yī zhī shuāng.
去国何年双鬓雪,黄花重见一枝霜。
shāng xīn wú xiàn yàn yàn mèng, zhǎng shì qiū xiāo yī bèi zhǎng.
伤心无限厌厌梦,长似秋宵一倍长。

“宴余香满上书囊”平仄韵脚

拼音:yàn yú xiāng mǎn shàng shū ná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宴余香满上书囊”的相关诗句

“宴余香满上书囊”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宴余香满上书囊”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宴余香满上书囊”出自苏轼的 《秋兴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