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隐耳声隆隆”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马蹄隐耳声隆隆”出自唐代李贺的《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ǎ tí yǐn ěr shēng lóng lóng,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马蹄隐耳声隆隆”全诗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分类:

作者简介(李贺)

李贺头像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九精照耀:一作元精耿耿。
------------------------------------------------
韩愈皇甫湜相访,作诗。

注:
1:髙轩过:《唐遮言》载,贺七歳,以长短之制,名动京华,韩愈皇甫湜未信,过其家,使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目曰《髙轩 过》,二人大惊。然观诗末意,当作于落第后。髙轩,高而华贵之车也。
2: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揺玲珑:华裾,言官服华美也。
3:马蹄隠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隠,同殷,声动也。一本无云是巨字九精照耀一作元精耿耿九精九星之精也春秋运斗枢云五 帝遵七政之纪九星之法是也
4: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巨公,巨子。大成就者。
5: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照耀贯当中:元精,天地之气也。
6:龎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龎眉,长吉自谓也。见前注。
7: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冥鸿,远鸿,高飞之鸿。蛇作龙,谓腾达也。《史记》:"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凤尾竹客 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马蹄隐耳声隆隆”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āo xuān guò hán yuán wài yù huáng fǔ shì yù shí jiàn guò, yīn ér mìng zuò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huá jū zhī cuì qīng rú cōng, jīn huán yā pèi yáo líng lóng.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mǎ tí yǐn ěr shēng lóng lóng, rù mén xià mǎ qì rú hóng.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yún shì dōng jīng cái zǐ, wén zhāng jù gōng.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èr shí bā xiù luó xīn xiōng, jiǔ jīng zhào yào guàn dāng zhōng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diàn qián zuò fù shēng mó kōng, bǐ bǔ zào huà tiān wú gōng.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páng méi shū kè gǎn qiū péng, shéi zhī sǐ cǎo shēng huá fēng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wǒ jīn chuí chì fù míng hóng, tā rì bù xiū shé zuò lóng.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马蹄隐耳声隆隆”平仄韵脚

拼音:mǎ tí yǐn ěr shēng lóng lóng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马蹄隐耳声隆隆”的相关诗句

“马蹄隐耳声隆隆”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马蹄隐耳声隆隆”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马蹄隐耳声隆隆”出自李贺的 《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