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拈玉笛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记得曾拈玉笛吹”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 de céng niān yù dí chu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记得曾拈玉笛吹”全诗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梁州一曲当时事,记得曾拈玉笛吹
端正楼空春昼永,小桃犹学淡燕支。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梁州一曲当时事,
记得曾拈玉笛吹。
端正楼空春昼永,
小桃犹学淡燕支。

中文译文:
梁州的一曲唱尽了当时的故事,
我记得曾经吹奏着美玉做的笛子。
高楼空荡荡,春天的白昼永恒,
娇小的桃花仍然效仿着淡雅的燕支(指燕支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写给陈君仪的,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中的梁州一曲指的是一首歌曲,它唱尽了当时的故事,让诗人回忆起曾经吹奏玉笛的情景。这里的玉笛象征着艺术和美好的回忆。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一个高楼空荡荡的景象,暗示时光流转,过去的美好时光已成过去,只能在回忆中感受。然而,春天的白昼永恒,意味着美好的事物会永远存在。小桃花学习着淡雅的燕支,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学习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诗中运用了音乐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的领悟。同时,诗句简洁优美,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记得曾拈玉笛吹”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chén jūn yí dú tài zhēn wài zhuàn wǔ shǒu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liáng zhōu yī qǔ dāng shí shì, jì de céng niān yù dí chuī.
梁州一曲当时事,记得曾拈玉笛吹。
duān zhèng lóu kōng chūn zhòu yǒng, xiǎo táo yóu xué dàn yàn zhī.
端正楼空春昼永,小桃犹学淡燕支。

“记得曾拈玉笛吹”平仄韵脚

拼音:jì de céng niān yù dí chuī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记得曾拈玉笛吹”的相关诗句

“记得曾拈玉笛吹”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记得曾拈玉笛吹”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记得曾拈玉笛吹”出自黄庭坚的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