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礼尽修亳祀”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百礼尽修亳祀”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lǐ jǐn xiū bó sì,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百礼尽修亳祀”全诗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白髦下金神节,青祝携御炉香。
百礼尽修亳祀,九歌不取沈湘。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髦下金神节,
青祝携御炉香。
百礼尽修亳祀,
九歌不取沈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宗庙祭祀的场景。作者观察到宗庙中的白髦(指祭祀中的白色帽子)下方悬挂着金色的神像,青衣的祭司手持着御炉中的香烟。宗庙中进行了一系列繁琐的礼仪,以充分恭敬地祭奠神灵,但并没有选择演唱九歌(古代祭祀时常用的一种歌曲)来祈求神灵的保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宗庙祭祀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仪式。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分析:

1. 白髦下金神节:
这句描述了祭祀仪式中神像的装饰。白髦是祭祀仪式中祭司戴的帽子,下面悬挂着金色的神像,显示了神圣庄严的氛围。

2. 青祝携御炉香:
这句描绘了祭司手持着御炉中的香烟。青祝指的是祭司身穿的青色衣袍,他们携带着散发着香气的御炉,以表达敬意和祈祷。

3. 百礼尽修亳祀:
这句表达了祭祀仪式中进行了许多繁琐的礼仪。百礼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仪式和祭品,修亳祀则意味着尽心尽力地进行祭祀活动,展示了对神灵的虔敬和敬畏之情。

4. 九歌不取沈湘:
这句描述了在祭祀仪式中没有演唱九歌。九歌是一种古代的祭祀歌曲,用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祝福。不取沈湘表示在这次祭祀中没有使用九歌,可能是因为特殊的场合或其他原因。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描写展示了宗庙祭祀的场景,凸显了对神灵的尊崇和敬畏,以及对传统仪式的遵循。诗人黄庭坚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简练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当时的祭祀仪式中,使人们能够感受到那种庄严而虔诚的氛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百礼尽修亳祀”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hán chuān fèng cí xī tài yǐ gōng sì shǒu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bái máo xià jīn shén jié, qīng zhù xié yù lú xiāng.
白髦下金神节,青祝携御炉香。
bǎi lǐ jǐn xiū bó sì, jiǔ gē bù qǔ shěn xiāng.
百礼尽修亳祀,九歌不取沈湘。

“百礼尽修亳祀”平仄韵脚

拼音:bǎi lǐ jǐn xiū bó sì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百礼尽修亳祀”的相关诗句

“百礼尽修亳祀”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百礼尽修亳祀”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百礼尽修亳祀”出自黄庭坚的 《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