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能恼安乐性”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病能恼安乐性”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四休居士诗三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bìng néng nǎo ān lè xìng,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一病能恼安乐性”全诗

《四休居士诗三首》
一病能恼安乐性,四病长作一生愁。
借问四休何所好,不令一点上眉头。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四休居士诗三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四休居士诗三首》
作者:黄庭坚(宋代)
中文译文:
一病能恼安乐性,
四病长作一生愁。
借问四休何所好,
不令一点上眉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的《四休居士诗三首》之一。诗人以自己身体的疾病为题材,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开头两句写道:“一病能恼安乐性,四病长作一生愁。”诗人说他一次小病就能让他烦恼,而四次病痛则成了他一生的忧愁。这里的“安乐性”指的是人们应该保持安逸愉快的心态,而疾病却打破了这种平静和幸福。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疾病经历,传达了对生活苦难的感受。

接着,诗人借问四休居士何以喜欢这种病痛的状态,但他并不希望这种痛苦扰乱自己的心境,即“不令一点上眉头”。这里的“四休居士”可以理解为象征着寻求病痛和苦难的人,他们可能追求某种超越常人的境界,或者是对病痛有着特殊的理解和体验。然而,诗人并不愿意为了这样的境界而忍受病痛,他希望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安定。

整首诗语言简练,通过对疾病的描写和对四休居士的借问,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苦难的痛感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这首诗揭示了人们对于痛苦和安逸的不同态度,以及个体对于追求境界和保持内心平和的权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一病能恼安乐性”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ì xiū jū shì shī sān shǒu
四休居士诗三首

yī bìng néng nǎo ān lè xìng, sì bìng zhǎng zuò yī shēng chóu.
一病能恼安乐性,四病长作一生愁。
jiè wèn sì xiū hé suǒ hǎo, bù lìng yì diǎn shàng méi tóu.
借问四休何所好,不令一点上眉头。

“一病能恼安乐性”平仄韵脚

拼音:yī bìng néng nǎo ān lè xìng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一病能恼安乐性”的相关诗句

“一病能恼安乐性”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一病能恼安乐性”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一病能恼安乐性”出自黄庭坚的 《四休居士诗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