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黏天不自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秋水黏天不自多”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次韵奉答存道主簿》,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ū shuǐ nián tiān bù zì duō,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秋水黏天不自多”全诗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
主簿朝衣如败荷,高怀千尺上松萝。
旅人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後见羊何。
向来四海习凿齿,仱日期君不啻过。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主簿朝衣如败荷,
高怀千尺上松萝。
旅人争席方归去,
秋水黏天不自多。
学到会时忘粲可,
诗留别後见羊何。
向来四海习凿齿,
仱日期君不啻过。

诗意:
这首诗词以回答存道主簿的韵文形式表达了多种意象和思考。诗人描述了主簿朝衣如败荷的形象,抒发了自己高远的志向和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提到旅人争夺席位,说明人们都渴望回归自己的家园。他观察到秋水黏天,意味着天空的湿润和气息的凝结,表达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叹。诗人感叹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忘记学问的实际用途,而过分追求学问的华丽表现。他表示诗歌留给别人的印象,会在将来与他重逢时变得不同。最后,诗人认为他自己在四方各地广泛学习,但相比于存道主簿,他的才华仍然相去甚远。

赏析:
黄庭坚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各种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行为的观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将主簿朝衣比作败落的荷叶,旅人争席反映了人们对家园的渴望,秋水黏天则传递出湿润和凝结的意象。诗人在表达自身体验的同时,也在思考学问和诗歌的真正价值。他认为学问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而不仅仅追求外在的华丽表达。此外,诗人以自己与存道主簿的才华对比,表达了对后者的敬仰和自己的不足之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感受和思考方式,通过对自然和人类行为的观察,以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描绘了他的情感和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秋水黏天不自多”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fèng dá cún dào zhǔ bù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

zhǔ bù cháo yī rú bài hé, gāo huái qiān chǐ shàng sōng luó.
主簿朝衣如败荷,高怀千尺上松萝。
lǚ rén zhēng xí fāng guī qù, qiū shuǐ nián tiān bù zì duō.
旅人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xué dào huì shí wàng càn kě, shī liú bié hòu jiàn yáng hé.
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後见羊何。
xiàng lái sì hǎi xí záo chǐ, qián rì qī jūn bù chì guò.
向来四海习凿齿,仱日期君不啻过。

“秋水黏天不自多”平仄韵脚

拼音:qiū shuǐ nián tiān bù zì duō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秋水黏天不自多”的相关诗句

“秋水黏天不自多”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秋水黏天不自多”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秋水黏天不自多”出自黄庭坚的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