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识兴亡意”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春风不识兴亡意”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过故洛阳城》,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fēng bù shí xīng wáng yì,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春风不识兴亡意”全诗

《过故洛阳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过故洛阳城》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过故洛阳城》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洛阳城的景色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对故城兴衰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四合连山缭绕青,
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
草色年年满故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洛阳城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和春风,表达了对故城兴衰的感慨。

首句“四合连山缭绕青”,描绘了洛阳城四周环绕的青山,给人一种壮丽的景象。这里的“四合”指的是四面环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接着,“三川滉漾素波明”,描绘了洛阳城周围的三条河流,波光粼粼,清澈明亮。这里的“三川”指的是洛河、汝河和济水,它们为洛阳城提供了水源和灌溉。

第三句“春风不识兴亡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春风代表着兴盛和希望,而它却无法感知历史的兴衰。这句话暗示了人事无常,兴衰难测。

最后一句“草色年年满故城”,通过描绘草木的繁茂,表达了对故城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草色的丰盛和年年的满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洛阳城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故城兴衰的思考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人事无常和历史的沧桑感,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风不识兴亡意”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ò gù luò yáng chéng
过故洛阳城

sì hé lián shān liáo rào qīng, sān chuān huàng yàng sù bō míng.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chūn fēng bù shí xīng wáng yì, cǎo sè nián nián mǎn gù chéng.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春风不识兴亡意”平仄韵脚

拼音:chūn fēng bù shí xīng wáng yì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春风不识兴亡意”的相关诗句

“春风不识兴亡意”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春风不识兴亡意”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春风不识兴亡意”出自司马光的 《过故洛阳城》,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