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乞得诗千首”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金门乞得诗千首”出自宋代司马光的《悼静照堂僧》,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 mén qǐ dé shī qiān shǒu,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金门乞得诗千首”全诗

《悼静照堂僧》
宾阁灰寒静照新,马蹄从此踏京尘。
金门乞得诗千首,萧寺归时老一身。
弟了去来浑领袖,交朋存殁半簪绅。
西风又剪梧桐叶,不见蒲团旧主人。

分类:

作者简介(司马光)

司马光头像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悼静照堂僧》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悼静照堂僧》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宾阁灰寒静照新,
马蹄从此踏京尘。
金门乞得诗千首,
萧寺归时老一身。
弟了去来浑领袖,
交朋存殁半簪绅。
西风又剪梧桐叶,
不见蒲团旧主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僧人的悼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僧人的住所静照堂,宾阁已经荒凉,灰尘覆盖,寂静无声。马蹄声从此不再踏上京城的尘土。僧人曾经乞得金门(指官职),写下了千首诗词,但如今他已经老去,归于寺庙,只剩下一身苍老。他的弟子们接过了他的衣钵,成为领袖,而他曾经的朋友们也有一半已经去世,只剩下一些仕宦之人。西风吹过,剪下了梧桐树叶,但已经看不到曾经坐过的蒲团的旧主人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对已故僧人的怀念之情。通过描绘僧人的住所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诗人展现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易逝的主题。宾阁的荒凉和灰尘的覆盖,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马蹄声不再踏上京城的尘土,暗示着僧人已经离开了尘世。金门乞得诗千首,彰显了僧人曾经的才华和成就,但如今他已经老去,只剩下一身苍老,归于寺庙。诗中的弟子们成为领袖,交朋存殁的半簪绅,反映了人事的更迭和生命的无常。最后,西风吹过,剪下了梧桐树叶,但已经看不到曾经坐过的蒲团的旧主人了,表达了对已逝主人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易逝的描绘,表达了对已故僧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运用也增添了诗词的艺术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金门乞得诗千首”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ào jìng zhào táng sēng
悼静照堂僧

bīn gé huī hán jìng zhào xīn, mǎ tí cóng cǐ tà jīng chén.
宾阁灰寒静照新,马蹄从此踏京尘。
jīn mén qǐ dé shī qiān shǒu, xiāo sì guī shí lǎo yī shēn.
金门乞得诗千首,萧寺归时老一身。
dì le qù lái hún lǐng xiù, jiāo péng cún mò bàn zān shēn.
弟了去来浑领袖,交朋存殁半簪绅。
xī fēng yòu jiǎn wú tóng yè, bú jiàn pú tuán jiù zhǔ rén.
西风又剪梧桐叶,不见蒲团旧主人。

“金门乞得诗千首”平仄韵脚

拼音:jīn mén qǐ dé shī qiān shǒu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金门乞得诗千首”的相关诗句

“金门乞得诗千首”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金门乞得诗千首”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金门乞得诗千首”出自司马光的 《悼静照堂僧》,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