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上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长安道上人”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g ān dào shàng ré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长安道上人”全诗

《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
往年入关中,道傍见太华。
始识仙掌大,颇似揽造化。
赤手无所为,风雨漏指罅。
又观莲华峰,上有莲开谢。
一朝秋色高,莲叶或飘下。
今闻太守行,见隼画车驾。
仙掌与莲花,日久可以托。
长安道上人,任见不须借。
况多耐老药,民将待黄霸。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往年入关中,道傍见太华。
始识仙掌大,颇似揽造化。
赤手无所为,风雨漏指罅。
又观莲华峰,上有莲开谢。
一朝秋色高,莲叶或飘下。
今闻太守行,见隼画车驾。
仙掌与莲花,日久可以托。
长安道上人,任见不须借。
况多耐老药,民将待黄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王道粹郎中去华州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在过去的经历和对王道粹郎中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头,作者回忆起自己往年经过关中时,路旁见到了太华山。他初次看到太华山的仙掌,觉得它们巨大而似乎能够拥有宇宙的造化之力。接着,他提到自己在风雨中赤手无所作为,指出自己的微不足道和渺小。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对仙掌的崇拜,将自己的渺小与仙掌的伟大形成对比。

接下来,诗人又观赏到了莲华峰,山上的莲花开放后又谢落。他描述了秋天莲叶飘落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

最后几句表达了对王道粹郎中的送别和祝福。他听说王道粹郎中即将出任华州太守,将会乘坐画有隼鸟的车驾。作者认为仙掌和莲花都是久经考验的事物,可以寄托王道粹郎中的前程。他告诉王道粹郎中在长安道上行走的人们,无需借助他人即可见到这些仙掌和莲花,再次表达了对王道粹郎中的赞美和祝福。

最后两句提到了耐老药和民众对黄霸的期待,这可以理解为对王道粹郎中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效仿黄霸的治理能力,为人民谋福利。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送别朋友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壮丽和变化,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意象,使整首诗情感丰富而含蓄。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长安道上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wáng dào cuì láng zhōng zhī huá zhōu
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

wǎng nián rù guān zhōng, dào bàng jiàn tài huá.
往年入关中,道傍见太华。
shǐ shí xiān zhǎng dà, pō shì lǎn zào huà.
始识仙掌大,颇似揽造化。
chì shǒu wú suǒ wéi, fēng yǔ lòu zhǐ xià.
赤手无所为,风雨漏指罅。
yòu guān lián huá fēng, shàng yǒu lián kāi xiè.
又观莲华峰,上有莲开谢。
yī zhāo qiū sè gāo, lián yè huò piāo xià.
一朝秋色高,莲叶或飘下。
jīn wén tài shǒu xíng, jiàn sǔn huà chē jià.
今闻太守行,见隼画车驾。
xiān zhǎng yǔ lián huā, rì jiǔ kě yǐ tuō.
仙掌与莲花,日久可以托。
cháng ān dào shàng rén, rèn jiàn bù xū jiè.
长安道上人,任见不须借。
kuàng duō nài lǎo yào, mín jiāng dài huáng bà.
况多耐老药,民将待黄霸。

“长安道上人”平仄韵脚

拼音:cháng ān dào shàng ré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长安道上人”的相关诗句

“长安道上人”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长安道上人”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长安道上人”出自梅尧臣的 《送王道粹郎中知华州》,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