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风露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乃知风露前”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岁寒亭》,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nǎi zhī fēng lù qi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乃知风露前”全诗

《岁寒亭》
种花邀青春,种柏要晏岁。
乃知风露前,已辨雪霜势。
时俗爱芳菲,不妨鸣鶗{左圭右鸟}。
他年都门归,宁昧始终计。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岁寒亭》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岁寒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四季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种花邀青春,种柏要晏岁。
乃知风露前,已辨雪霜势。
时俗爱芳菲,不妨鸣鶗。
他年都门归,宁昧始终计。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起伏展开。诗人通过种植花朵和柏树来象征着邀请青春和迎接晚年。他意识到在风露到来之前,已经能够辨别出雪霜的迹象,这表明他对时间的敏感和对自然变化的观察。

诗中提到了鸣鶗,这是一种鸟类,它们在时俗中被人们喜爱。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时光流转,人们仍然应该欣赏和追求美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他说到将来回到都门,宁愿不去计较成功与失败。这表明诗人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重要的是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而不是追逐功名利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内心真实的坚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乃知风露前”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uì hán tíng
岁寒亭

zhòng huā yāo qīng chūn, zhǒng bǎi yào yàn suì.
种花邀青春,种柏要晏岁。
nǎi zhī fēng lù qián, yǐ biàn xuě shuāng shì.
乃知风露前,已辨雪霜势。
shí sú ài fāng fēi, bù fáng míng tí zuǒ guī yòu niǎo.
时俗爱芳菲,不妨鸣鶗{左圭右鸟}。
tā nián dōu mén guī, níng mèi shǐ zhōng jì.
他年都门归,宁昧始终计。

“乃知风露前”平仄韵脚

拼音:nǎi zhī fēng lù qián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乃知风露前”的相关诗句

“乃知风露前”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乃知风露前”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乃知风露前”出自梅尧臣的 《岁寒亭》,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