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斋竹深处”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僧斋竹深处”出自明代高启的《晓卧丁校书轩》,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ēng zhāi zhú shēn chù,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僧斋竹深处”全诗

《晓卧丁校书轩》
窗月淡欲失,禋禋逼初曙。
屋外鸟声多,应知有嘉树。
残香掩幽寝,未事澄纷虑。
颇似宿东岩,僧斋竹深处

分类:

作者简介(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晓卧丁校书轩》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晓卧丁校书轩》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躺卧在丁校书的书斋里,
窗外的月光渐渐淡去,几乎要消失,
黎明的曙光逼近,渐渐明亮起来。
屋外鸟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
这些鸟儿应该知道有一棵美丽的树。
微弱的花香弥漫在幽静的卧室里,
还没有被琐事和纷扰所打扰。
这种景象颇似我曾宿过的东岩,
那里的僧舍深深地藏在竹林之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在丁校书的书斋里醒来。他观察着窗外的月光逐渐消失,黎明的曙光逼近。同时,他听到了屋外鸟儿的鸣叫声,这让他想起了一棵美丽的树。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他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安宁,仿佛置身于曾经宿过的东岩僧舍,那里有茂密的竹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通过窗外的月光和鸟儿的鸣叫声,表达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他将自己与曾经宿过的东岩僧舍相比较,表达了对宁静和深层次思考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僧斋竹深处”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iǎo wò dīng jiào shū xuān
晓卧丁校书轩

chuāng yuè dàn yù shī, yīn yīn bī chū shǔ.
窗月淡欲失,禋禋逼初曙。
wū wài niǎo shēng duō, yīng zhī yǒu jiā shù.
屋外鸟声多,应知有嘉树。
cán xiāng yǎn yōu qǐn, wèi shì chéng fēn lǜ.
残香掩幽寝,未事澄纷虑。
pō shì sù dōng yán, sēng zhāi zhú shēn chù.
颇似宿东岩,僧斋竹深处。

“僧斋竹深处”平仄韵脚

拼音:sēng zhāi zhú shēn chù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僧斋竹深处”的相关诗句

“僧斋竹深处”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僧斋竹深处”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僧斋竹深处”出自高启的 《晓卧丁校书轩》,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