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回问塞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昨日人回问塞垣”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戌妇词三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uó rì rén huí wèn sāi yu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昨日人回问塞垣”全诗

《戌妇词三首》
昨日人回问塞垣,阵前多有未招魂。
营司不许分明哭,寒月家家照泪痕。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戌妇词三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戌妇词三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天丈夫归来询问塞垣,
阵前有很多未被招魂的人。
营地长官不允许明显地哭泣,
寒冷的月光照耀着每个家庭的泪痕。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悲痛和无奈。诗中的"戌妇"指的是在战场上守望、守卫边境的妇女们,她们的丈夫在战斗中牺牲。诗人通过描写这些战争中的妇女们的心情,表达了他们被战争残酷剥夺了亲人的痛苦与无助。诗中描述了丈夫归来时询问塞垣(边塞)的情景,但仍有许多未被招魂归来的人,这意味着很多战士在战斗中丧生,无法回到家中。而营地长官不允许妇女们明显地哭泣,使得悲伤只能埋藏在心底,只有寒冷的月光能够照耀出她们家中的泪痕。

赏析:
《戌妇词三首》以妇女的视角描绘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和伤痕。诗人通过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作为战争背后受害者的妇女们的内心世界。诗中的"塞垣"象征着边境地区,而"招魂"则暗示着死亡和无法回归的悲剧。诗人通过表现妇女们无法公开宣泄悲痛的境况,强调了她们的无助和沉默。在这种情境下,月光成为唯一的见证者,照耀着每一个家庭的泪痕,凸显了诗词中的悲伤氛围。

这首诗词通过妇女的视角,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它在表达战争中的家庭悲剧的同时,也呈现了妇女们坚强的内心和无比的坚韧。这首诗词通过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体会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摧残,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悲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昨日人回问塞垣”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ū fù cí sān shǒu
戌妇词三首

zuó rì rén huí wèn sāi yuán, zhèn qián duō yǒu wèi zhāo hún.
昨日人回问塞垣,阵前多有未招魂。
yíng sī bù xǔ fēn míng kū, hán yuè jiā jiā zhào lèi hén.
营司不许分明哭,寒月家家照泪痕。

“昨日人回问塞垣”平仄韵脚

拼音:zuó rì rén huí wèn sāi yuán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昨日人回问塞垣”的相关诗句

“昨日人回问塞垣”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昨日人回问塞垣”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昨日人回问塞垣”出自刘克庄的 《戌妇词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