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得颠名不记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浪得颠名不记年”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食早荔七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àng dé diān míng bù jì niá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浪得颠名不记年”全诗

《食早荔七首》
向来唤做荔支颠,浪得颠名不记年
帝悯此翁颜色老,即家除拜荔支仙。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食早荔七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食早荔七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向来唤做荔支颠,
浪得颠名不记年。
帝悯此翁颜色老,
即家除拜荔支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对荔支果的喜爱和崇拜之情。荔支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作者用荔支来象征自己的追求和向往。诗中的主人公在人群中被称为"荔支颠",他以痴迷于荔支的狂热态度而闻名,而这种狂热不分年龄。皇帝看到这位老者对荔支的迷恋,深感同情,于是将他招为官,以示对他的尊敬和赞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普通老人对荔支的热爱,并通过皇帝对他的赏识,表达了作者对热爱事物和追求梦想的人的敬重。诗中使用了"荔支颠"这个形象生动的称号,突出了主人公对荔支的痴迷程度。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主人公的狂热态度描述得极其夸张,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狂热情感。

诗中的"荔支仙"一词,意味着主人公因为对荔支的热爱而被皇帝赐予了荔支仙的尊号,进一步加强了主人公对荔支的崇拜和崇高地位。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热爱并追求自己梦想的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狂热追求的认可和尊重。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夸张独特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普通老人因为对荔支的热爱而受到皇帝的赏识和尊重的故事。它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秉持热忱、追求梦想并因此得到认可的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浪得颠名不记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í zǎo lì qī shǒu
食早荔七首

xiàng lái huàn zuò lì zhī diān, làng dé diān míng bù jì nián.
向来唤做荔支颠,浪得颠名不记年。
dì mǐn cǐ wēng yán sè lǎo, jí jiā chú bài lì zhī xiān.
帝悯此翁颜色老,即家除拜荔支仙。

“浪得颠名不记年”平仄韵脚

拼音:làng dé diān míng bù jì nián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浪得颠名不记年”的相关诗句

“浪得颠名不记年”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浪得颠名不记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浪得颠名不记年”出自刘克庄的 《食早荔七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