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花写貌失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对花写貌失真”出自宋代刘克庄的《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duì huā xiě mào shī zhē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对花写貌失真”全诗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绕林寻香不见,对花写貌失真
痴人鼻孔无辨,俗子毫端有尘。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绕林寻香不见,
对花写貌失真。
痴人鼻孔无辨,
俗子毫端有尘。

译文:
绕过林间寻觅芳香,却寻觅不见。
对着花朵描绘容貌,却失去了本真的样貌。
痴人无法从鼻孔中辨别香气,
而俗子们的笔尖却沾染了灰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花香和描写人的行为来表达诗人对于真实与虚幻、内心与外在的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绕过林间,希望能够找到令人陶醉的芳香,但却寻觅不见。这里的芳香可以被理解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代表了诗人对于真实、美丽、纯粹的向往。

接着,诗人写道自己对花朵的描绘失去了真实的样貌。这里的花朵可以被视为外在的事物,而描绘花朵的行为则代表了人们对于外在事物的认知和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描绘的不准确和失真的失望之情,暗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事物的表象往往是有偏差的。

下面的两句诗描述了痴人和俗子的不同。痴人无法从鼻孔中辨别香气,暗示了对于真实的感知的困难。而俗子们的笔尖沾染了尘埃,意味着他们对于真实的描绘中掺杂了世俗的因素和杂念。

整首诗通过对于花香、描绘和感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与虚幻、内心与外在的思考。诗人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法准确地感知和描绘事物的本质,而受到自身的局限和外界的干扰。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审美意味,同时也呈现出对于真实与虚幻之间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对花写貌失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tí zhào wèi ruò yù lán suǒ liù yán sì shǒu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rào lín xún xiāng bú jiàn, duì huā xiě mào shī zhēn.
绕林寻香不见,对花写貌失真。
chī rén bí kǒng wú biàn, sú zǐ háo duān yǒu chén.
痴人鼻孔无辨,俗子毫端有尘。

“对花写貌失真”平仄韵脚

拼音:duì huā xiě mào shī zhēn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对花写貌失真”的相关诗句

“对花写貌失真”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对花写貌失真”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对花写貌失真”出自刘克庄的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