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学多希世”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曲学多希世”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挽王礼部二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ū xué duō xī shì,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曲学多希世”全诗

《挽王礼部二首》
曲学多希世,方穿竟忤时。
麈谈巾垫角,燕处案齐眉。
峙鹄非常秀,离鸾得许悲。
残年有何乐,偏作故人诗。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挽王礼部二首》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挽王礼部二首》是刘克庄创作的两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曲学不合时宜,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懊悔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王礼部二首

曲学多希世,
方穿竟忤时。
麈谈巾垫角,
燕处案齐眉。

峙鹄非常秀,
离鸾得许悲。
残年有何乐,
偏作故人诗。

中文译文:

挽王礼部二首

曲学多希世,
方穿竟忤时。
麈谈巾垫角,
燕处案齐眉。

峙鹄非常秀,
离鸾得许悲。
残年有何乐,
偏作故人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刘克庄对自己曲学不合时宜的心情感慨。诗中的"曲学"指的是以曲艺为主的学问和才艺,它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已经不再受到重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作者自称"方穿竟忤时",表示自己的才艺虽然有所成就,却与时代格格不入,因而备受冷落。

诗中出现的"麈谈巾垫角"和"燕处案齐眉"是形容作者虽然才情出众,但却无人欣赏。"麈谈"指的是麈尾做成的笔,象征着才情出众,而"巾垫角"则是指将巾折叠成角状,表示准备写作。"燕处案齐眉"形容了作者专心致志地坐在案前写作,眉头紧皱,表达了他因不被理解而感到忧愁的心情。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运用了"峙鹄非常秀,离鸾得许悲"的表达方式,用鸟类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孤寂。"峙鹄非常秀"指的是孤雁矗立在高处,形象美丽而独特。而"离鸾得许悲"则是指孤雁离开了伴侣,感到寂寞和悲伤。这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作者因为才情超群而与众不同,但却与同侪难以相伴,感到孤独和悲伤。

最后两句"残年有何乐,偏作故人诗"表达了作者在残年之际,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到无法找到快乐的源泉。然而,他却仍然坚持写作,创作出了这首挽诗。这表明作者对现实的痛苦和孤独,并将这些情感倾注于诗歌创作之中,以此来寻求一种宣泄和安慰的方式。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曲学不得志的懊悔和内心孤独的描测,诗词展示了作者对时代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忧伤。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词更具共鸣力,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诗词中运用了鸟类的比喻,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意境的丰富性,使得诗词更具艺术性和表现力。整首诗词通过对曲学、孤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曲学多希世”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ǎn wáng lǐ bù èr shǒu
挽王礼部二首

qū xué duō xī shì, fāng chuān jìng wǔ shí.
曲学多希世,方穿竟忤时。
zhǔ tán jīn diàn jiǎo, yàn chù àn qí méi.
麈谈巾垫角,燕处案齐眉。
zhì gǔ fēi cháng xiù, lí luán dé xǔ bēi.
峙鹄非常秀,离鸾得许悲。
cán nián yǒu hé lè, piān zuò gù rén shī.
残年有何乐,偏作故人诗。

“曲学多希世”平仄韵脚

拼音:qū xué duō xī shì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曲学多希世”的相关诗句

“曲学多希世”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曲学多希世”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曲学多希世”出自刘克庄的 《挽王礼部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