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视神魄悸”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仰视神魄悸”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戴秀岩》,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ǎng shì shén pò jì,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仰视神魄悸”全诗

《戴秀岩》
兹岩视诸峰,厥状尤峥嵘。
旧为碧藓封,新有朱栈横。
縻腰尚恐坠,束炬劣可行。
外狭中乃宽,始单间俄忽明。
仰视神魄悸,俯顾形殻轻。
遂览丹炉基,微闻玉鼓声。
源深足力尽,路黑云气生。
不辨昼夜分,恍疑世代更。
尝闻学神仙,所得由专精。
岂吾诸名士,羡彼一老兵。
欣然约同志,嗣此将寻盟。
安知无白鹿,绝顶来相迎。

分类: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戴秀岩》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戴秀岩》是一首宋代刘克庄创作的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戴秀岩》

兹岩视诸峰,厥状尤峥嵘。
旧为碧藓封,新有朱栈横。
縻腰尚恐坠,束炬劣可行。
外狭中乃宽,始单间俄忽明。

仰视神魄悸,俯顾形殻轻。
遂览丹炉基,微闻玉鼓声。
源深足力尽,路黑云气生。
不辨昼夜分,恍疑世代更。

尝闻学神仙,所得由专精。
岂吾诸名士,羡彼一老兵。
欣然约同志,嗣此将寻盟。
安知无白鹿,绝顶来相迎。

诗意和赏析:
《戴秀岩》描绘了诗人登上秀岩,俯视群山的景象。秀岩形状险峻,远古时被覆盖着碧绿的苔藓,而现在却有红色的栈道横亘其间。诗人担心在这陡峭的岩石上行走时会摔下去,束着火炬的手也不太灵便。然而,当他到达岩石的顶端时,一切变得宽广,一片明亮。

诗人仰望天空,心悸不已,低头俯视,自身犹如轻若鸿毛。他继续观赏着岩石上的炉台,微微听到玉鼓的声音。源头深处的力量渐渐消耗殆尽,黑暗笼罩,云雾升腾。昼夜已难以辨别,仿佛时间停滞。

诗中提到曾听闻学习成为神仙的方法,所得皆来自于专注和精进。诗人自问,难道我们这些名士都羡慕那些老兵吗?意味着他们都向往着老兵们所具备的坚韧和勇气。然后,他满怀喜悦地与志同道合的人约定,将要一同寻找这种契合。最后两句提到了白鹿,象征着祥瑞,诗人希望白鹿能在绝顶迎接他们。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登山途中的险峻和困境,表达了对专注和勇气的向往,并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对比。诗人通过岩石的变幻、天空的变暗和时间的模糊来强调人类的渺小和不确定性。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景物的描写和自问自答的方式,展现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同时,诗人也将自己的追求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联系在一起,寻找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仰视神魄悸”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ài xiù yán
戴秀岩

zī yán shì zhū fēng, jué zhuàng yóu zhēng róng.
兹岩视诸峰,厥状尤峥嵘。
jiù wèi bì xiǎn fēng, xīn yǒu zhū zhàn héng.
旧为碧藓封,新有朱栈横。
mí yāo shàng kǒng zhuì, shù jù liè kě xíng.
縻腰尚恐坠,束炬劣可行。
wài xiá zhōng nǎi kuān, shǐ dān jiān é hū míng.
外狭中乃宽,始单间俄忽明。
yǎng shì shén pò jì, fǔ gù xíng qiào qīng.
仰视神魄悸,俯顾形殻轻。
suì lǎn dān lú jī, wēi wén yù gǔ shēng.
遂览丹炉基,微闻玉鼓声。
yuán shēn zú lì jìn, lù hēi yún qì shēng.
源深足力尽,路黑云气生。
bù biàn zhòu yè fēn, huǎng yí shì dài gèng.
不辨昼夜分,恍疑世代更。
cháng wén xué shén xiān, suǒ de yóu zhuān jīng.
尝闻学神仙,所得由专精。
qǐ wú zhū míng shì, xiàn bǐ yī lǎo bīng.
岂吾诸名士,羡彼一老兵。
xīn rán yuē tóng zhì, sì cǐ jiāng xún méng.
欣然约同志,嗣此将寻盟。
ān zhī wú bái lù, jué dǐng lái xiāng yíng.
安知无白鹿,绝顶来相迎。

“仰视神魄悸”平仄韵脚

拼音:yǎng shì shén pò jì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仰视神魄悸”的相关诗句

“仰视神魄悸”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仰视神魄悸”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仰视神魄悸”出自刘克庄的 《戴秀岩》,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