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九相隔”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十日九相隔”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rì jiǔ xiāng gé,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十日九相隔”全诗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
城西望城南,十日九相隔
何如三枝杖,共踏江上石。
门前流水过,春意满渠碧。
遥知千顷江,如今好颜色。

分类:

作者简介(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是宋代陈与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

城西望城南,
十日九相隔。
何如三枝杖,
共踏江上石。

门前流水过,
春意满渠碧。
遥知千顷江,
如今好颜色。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城西远望城南的景象,并表达了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作者远离家乡,望着城南的景象。每次望城,常常有十天有九天不能相见。诗中使用了"三枝杖"的比喻,表示作者行走江上,寻觅归途。门前的流水,春意盎然,使人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虽然作者身在远方,但通过望城的景象,他能遥知千顷江的美丽变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城西的作者远望城南,但常常有十天中有九天不能相见,暗示了作者与家乡相隔的遥远距离。"三枝杖"的比喻则表达了作者行走江上的艰辛与坚定,显示了他寻找归途的决心。描写门前流水的春意盎然,墨绿的渠水传递着浓厚的乡愁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千顷江美丽的了解,虽然远离家乡,但依然能通过遥望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和美好。整首诗词流畅自然,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感受到离乡背井者的思乡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十日九相隔”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ǔ jì shēn xìn dào zì guāng huà fù rù dèng shū shì sì shǒu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

chéng xī wàng chéng nán, shí rì jiǔ xiāng gé.
城西望城南,十日九相隔。
hé rú sān zhī zhàng, gòng tà jiāng shàng shí.
何如三枝杖,共踏江上石。
mén qián liú shuǐ guò, chūn yì mǎn qú bì.
门前流水过,春意满渠碧。
yáo zhī qiān qǐng jiāng, rú jīn hǎo yán sè.
遥知千顷江,如今好颜色。

“十日九相隔”平仄韵脚

拼音:shí rì jiǔ xiāng gé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十日九相隔”的相关诗句

“十日九相隔”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十日九相隔”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十日九相隔”出自陈与义的 《举季申信道自光化复入邓书事四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