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花屏尘相”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七花屏尘相”出自南北朝沈约的《和王卫军解讲诗》,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ī huā píng chén xiā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

“七花屏尘相”全诗

《和王卫军解讲诗》
妙轮辍往驾。
宝树未开音。
甘露为谁演。
得一标道心。
眇眇玄涂旷。
高义总成林。
七花屏尘相
八解濯芳襟。

分类:

作者简介(沈约)

沈约头像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和王卫军解讲诗》沈约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和王卫军解讲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妙轮辍往驾。
宝树未开音。
甘露为谁演。
得一标道心。

眇眇玄涂旷。
高义总成林。
七花屏尘相。
八解濯芳襟。

中文译文:
妙轮停止了前行。
宝树尚未开放花朵。
甘露为了谁而降临?
获得一个明确的标志,指引道心。

眇眇玄涂广阔无垠。
高尚的义理构筑成一片森林。
七朵花屏蔽了尘埃的飞扬。
八种解释洗净了芬芳的衣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所作,题目是与王卫军共同解讲诗。诗中通过描绘一系列意象,表达了对诗歌的思考和诗人的内心感悟。

首先,“妙轮辍往驾”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停止了前行,暂时驻足思考的状态。接着,“宝树未开音”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对于诗歌的期待,仿佛宝树即将绽放出美妙的音乐。

然而,诗人又反问“甘露为谁演”,表达了对于甘露(象征美好事物)降临的目的和意义的疑问。接下来的一句“得一标道心”则突出了诗人在诗歌中追求真理和道义的态度,强调了对于诗歌的追求和期望。

接下来的两句“眇眇玄涂旷,高义总成林”将诗人的思考扩展到更广阔的层面。眇眇玄涂旷意味着广阔而无边际的境界,高义总成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道义的追求和坚持。

最后的两句“七花屏尘相,八解濯芳襟”则通过具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解读和理解的重要性。七花屏意味着能够遮挡尘埃的屏风,象征着对于杂念和干扰的排除;八解濯芳襟则意味着用八种解释洗净了芬芳的衣襟,强调了对于诗歌内涵的多样性和深度解读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意象丰富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于诗歌的思考和追求,表达了对于真理、道义和诗歌解读的重视。它呈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士人追求真理和道义的精神风貌,展示了诗人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七花屏尘相”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wáng wèi jūn jiě jiǎng shī
和王卫军解讲诗

miào lún chuò wǎng jià.
妙轮辍往驾。
bǎo shù wèi kāi yīn.
宝树未开音。
gān lù wèi shuí yǎn.
甘露为谁演。
dé yī biāo dào xīn.
得一标道心。
miǎo miǎo xuán tú kuàng.
眇眇玄涂旷。
gāo yì zǒng chéng lín.
高义总成林。
qī huā píng chén xiāng.
七花屏尘相。
bā jiě zhuó fāng jīn.
八解濯芳襟。

“七花屏尘相”平仄韵脚

拼音:qī huā píng chén xiāng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七花屏尘相”的相关诗句

“七花屏尘相”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七花屏尘相”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七花屏尘相”出自沈约的 《和王卫军解讲诗》,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