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乍形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逍遥乍形散”出自宋代晁补之的《病起答关景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āo yáo zhà xíng sà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逍遥乍形散”全诗

《病起答关景晖》
卧病车马绝,初非遗世人。
逍遥乍形散,邂逅却情真。
见护屏能力,相扶竹亦神。
闲来佐欢喜,漉酒用陶巾。

分类: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病起答关景晖》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病起答关景晖》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卧病车马绝,
初非遗世人。
逍遥乍形散,
邂逅却情真。
见护屏能力,
相扶竹亦神。
闲来佐欢喜,
漉酒用陶巾。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晁补之卧病在床,与外界隔绝的情景。作者在病中思考人生的真实与虚幻,以及情感的真实和偶然相遇。他观察到屏风上的画像能够展现出生动的形象,而扶竹的力量也显得非凡。在闲暇之余,他用陶巾过滤酒水,享受生活的喜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病中的困境,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诗中的"卧病车马绝"意味着作者身体状况不佳,无法参与世俗的忙碌和纷扰。然而,这种身体上的隔离却使作者有机会思考生活的本质,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

诗中的"逍遥乍形散,邂逅却情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真实情感的追求。作者意识到在世俗的束缚中难以实现真正的自由,而在偶然的相遇中却能感受到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真实性在"见护屏能力,相扶竹亦神"中得到体现。屏风上的画像能够展现出生动的形象,而扶竹的力量也显得非凡,这暗示了诗人对于真实力量和灵性的追求。

最后两句"闲来佐欢喜,漉酒用陶巾"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时享受生活的喜悦。闲暇的时刻成为他感受真实和自由的机会,他用陶巾过滤酒水,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品味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作者卧病期间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真实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它展示了晁补之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传达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逍遥乍形散”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ìng qǐ dá guān jǐng huī
病起答关景晖

wò bìng chē mǎ jué, chū fēi yí shì rén.
卧病车马绝,初非遗世人。
xiāo yáo zhà xíng sàn, xiè hòu què qíng zhēn.
逍遥乍形散,邂逅却情真。
jiàn hù píng néng lì, xiāng fú zhú yì shén.
见护屏能力,相扶竹亦神。
xián lái zuǒ huān xǐ, lù jiǔ yòng táo jīn.
闲来佐欢喜,漉酒用陶巾。

“逍遥乍形散”平仄韵脚

拼音:xiāo yáo zhà xíng sàn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四旱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逍遥乍形散”的相关诗句

“逍遥乍形散”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逍遥乍形散”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逍遥乍形散”出自晁补之的 《病起答关景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