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遗木尽龙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只今遗木尽龙形”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jīn yí mù jǐn lóng xí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只今遗木尽龙形”全诗

《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
帷间角麈千年白,庭下髯羱一点青。
当日乘云无马迹,只今遗木尽龙形

分类: 九日

作者简介(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

帷间角麈千年白,
庭下髯羱一点青。
当日乘云无马迹,
只今遗木尽龙形。

中文译文:
帷帐内的角麈已经白了千年,
庭院下的髯羱只剩下一点青色。
当年来到这里时,乘着云彩,没有马蹄痕迹,
如今,只留下了木雕,形状都变成了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表达了对卫真太清宫的访问和景物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了帷帐内的"角麈"和庭院下的"髯羱"。这两者都是一种珍稀的动物,象征着贵族和皇室的权贵之象征。"角麈"是一种鹿类动物,其珍贵的白色皮毛已经保存了千年,象征着宫廷的尊贵和古老。"髯羱"是指另一种神秘的动物,有着青色的毛发,只剩下微弱的一点青色,暗示了它们的稀有和逐渐消失的趋势。这两种动物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宫廷的兴盛和衰落。

其次,诗中描述了当初到访卫真太清宫的情景。诗人说当初他乘云而来,没有留下马蹄的痕迹。这里的"乘云"可以理解为超脱尘世的意境,意味着诗人的心境超然,追求清净和高洁。马蹄痕迹的缺失也暗示了诗人对真实和永恒之境的追求。

最后,诗人描述了如今卫真太清宫的变化。他说现在只剩下木雕,而且这些木雕的形状都变成了龙的形状。这里的"木雕"可以理解为古物、文物或者艺术品,表明宫中的珍贵文物已经丧失,只剩下了木制的龙形标志。木雕变成了龙,也许可以理解为宫廷权力的陈腐和虚幻,一切的荣华富贵都已经消散。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宫廷兴衰和时光流转的思考。通过描述宫廷的珍宝和变迁,诗人传达了对尘世荣华的淡泊和对永恒之境的追求。这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给人以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只今遗木尽龙形”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í yuè jiǔ rì chū yè wèi zhēn tài qīng gōng èr shǒu
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

wéi jiān jiǎo zhǔ qiān nián bái, tíng xià rán yuán yì diǎn qīng.
帷间角麈千年白,庭下髯羱一点青。
dāng rì chéng yún wú mǎ jī, zhǐ jīn yí mù jǐn lóng xíng.
当日乘云无马迹,只今遗木尽龙形。

“只今遗木尽龙形”平仄韵脚

拼音:zhǐ jīn yí mù jǐn lóng xí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只今遗木尽龙形”的相关诗句

“只今遗木尽龙形”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只今遗木尽龙形”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只今遗木尽龙形”出自晁补之的 《十月九日初谒卫真太清宫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