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宫阙倚芒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前朝宫阙倚芒山”出自宋代苏辙的《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án cháo gōng què yǐ máng shā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前朝宫阙倚芒山”全诗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前朝宫阙倚芒山,殿阁层层半岭间。
犹恐北来冈阜浅,太行东抱故孱颜。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是苏辙所作的一首五绝诗。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朝宫阙倚芒山,
殿阁层层半岭间。
犹恐北来冈阜浅,
太行东抱故孱颜。

诗意:
这首诗以洛阳试院楼上的新晴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和对洛阳古都的关怀之情。

赏析:
苏辙以洛阳试院楼上的新晴景色为切入点,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洛阳的怀念之情。

首句“前朝宫阙倚芒山”描绘了洛阳古都曾辉煌一时的景象。宫阙是指宫殿和官署,倚芒山意味着宫阙依山而建,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第二句“殿阁层层半岭间”进一步描绘了洛阳的建筑景观。殿阁层层叠起,似乎几乎触及到山岭,展现了洛阳城内建筑的层次感。

第三句“犹恐北来冈阜浅”表达了对洛阳兴盛的担忧。北方的冈阜(山岳)相对较低,作者担心洛阳的繁荣可能会逐渐减退。

最后一句“太行东抱故孱颜”则表现了对洛阳古都的深情厚意。太行山东边环抱着洛阳,太行山作为洛阳的山脉背景,见证了洛阳的兴衰变迁,也让人不禁感叹洛阳的昔日辉煌。

整首诗通过描绘洛阳的建筑和山水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洛阳历史的思考和对洛阳古都的情感。它展现了苏辙对历史兴衰的关注和对故地的眷恋之情,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转和历史变迁的哀思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前朝宫阙倚芒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uò yáng shì yuàn lóu shàng xīn qíng wǔ jué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qián cháo gōng què yǐ máng shān, diàn gé céng céng bàn lǐng jiān.
前朝宫阙倚芒山,殿阁层层半岭间。
yóu kǒng běi lái gāng fù qiǎn, tài xíng dōng bào gù càn yán.
犹恐北来冈阜浅,太行东抱故孱颜。

“前朝宫阙倚芒山”平仄韵脚

拼音:qián cháo gōng què yǐ máng shā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前朝宫阙倚芒山”的相关诗句

“前朝宫阙倚芒山”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前朝宫阙倚芒山”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前朝宫阙倚芒山”出自苏辙的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