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享则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所享则多”出自宋代苏辙的《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suǒ xiǎng zé duō,诗句平仄:仄仄平平。

“所享则多”全诗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跋扈飞扬,谁匪南柯。
运历相寻,忧喜杂和。
我游其外,所享则多
削迹拔木,其如予何。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是一首由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跋扈飞扬,谁匪南柯。
运历相寻,忧喜杂和。
我游其外,所享则多。
削迹拔木,其如予何。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描述了一种跋扈自大、飞扬跋扈的状态,以及对人生的迷茫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了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通过对自身状态和人生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自身境遇的思考。

首句“跋扈飞扬,谁匪南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指责那些跋扈傲慢的人。其中的“南柯”指的是《庐山谣》中的故事,意指那些追求虚幻幸福的人。

接着,“运历相寻,忧喜杂和”,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波折,忧喜交织,以及命运的无常。

“我游其外,所享则多”,表明作者选择远离这种浮躁的社会现象,寻求自我独立和内心的宁静,并从中获得了许多享受。

最后一句“削迹拔木,其如予何”,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思考,意味着他在追求自我价值和理想的道路上,要像削去杂念和拔掉妨碍自己成长的障碍一样,努力不懈地前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透过对自身的反思,呈现出一种追求真实和自我价值的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所享则多”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zi zhān cì yùn táo yuān míng tíng yún shī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bá hù fēi yáng, shuí fěi nán kē.
跋扈飞扬,谁匪南柯。
yùn lì xiāng xún, yōu xǐ zá hé.
运历相寻,忧喜杂和。
wǒ yóu qí wài, suǒ xiǎng zé duō.
我游其外,所享则多。
xuē jī bá mù, qí rú yǔ hé.
削迹拔木,其如予何。

“所享则多”平仄韵脚

拼音:suǒ xiǎng zé duō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所享则多”的相关诗句

“所享则多”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所享则多”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所享则多”出自苏辙的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