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非骨鲠臣”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终非骨鲠臣”出自宋代苏辙的《范蜀公挽词三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fēi gǔ gěng ché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终非骨鲠臣”全诗

《范蜀公挽词三首》
赋传长啸久,书奏鎛钟新。
共叹文章手,终为礼乐人。
遗风满台阁,好语落簪绅。
欲取褒雄比,终非骨鲠臣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范蜀公挽词三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范蜀公挽词三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赋传长啸久,
书奏鎛钟新。
共叹文章手,
终为礼乐人。
遗风满台阁,
好语落簪绅。
欲取褒雄比,
终非骨鲠臣。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挽词范仲淹的三首诗之一。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文臣,以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能而闻名。苏辙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敬佩和赞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范仲淹的赞美和怀念,展示了他在文学和政治方面的卓越才能。诗中描述了范仲淹的才华横溢,长时间的吟咏使他的声音久久回荡。他的书信和奏章都是新奇而出色的。诗人和范仲淹共同叹息,他们都是文人,注重修养和文化艺术。范仲淹留下的才华和风采充满了朝廷的台阁,他的好言好语成为士人们的楷模。诗人苏辙希望能与范仲淹相比,但他自认为无法与范仲淹这样的杰出人物相提并论。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文字和深思熟虑的表达,表达了诗人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和对自身的自省。它展现了文人士人对范仲淹的景仰,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怀疑和自我否定。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表达方式,呈现出了对范仲淹的景仰和对自身才华的反思,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化和政治环境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终非骨鲠臣”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àn shǔ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范蜀公挽词三首

fù chuán cháng xiào jiǔ, shū zòu bó zhōng xīn.
赋传长啸久,书奏鎛钟新。
gòng tàn wén zhāng shǒu, zhōng wèi lǐ yuè rén.
共叹文章手,终为礼乐人。
yí fēng mǎn tái gé, hǎo yǔ luò zān shēn.
遗风满台阁,好语落簪绅。
yù qǔ bāo xióng bǐ, zhōng fēi gǔ gěng chén.
欲取褒雄比,终非骨鲠臣。

“终非骨鲠臣”平仄韵脚

拼音:zhōng fēi gǔ gěng ché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终非骨鲠臣”的相关诗句

“终非骨鲠臣”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终非骨鲠臣”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终非骨鲠臣”出自苏辙的 《范蜀公挽词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