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与骚人满目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付与骚人满目愁”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ù yǔ sāo rén mǎn mù chó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付与骚人满目愁”全诗

《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
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
行遍江南识天巧,临窗开卷两茫然。
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是宋代文人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乱山无尽水无边,
田舍渔家共一川。
行遍江南识天巧,
临窗开卷两茫然。
断云斜日不胜秋,
付与骚人满目愁。
父老如今亦才思,
一蓑风雨钓槎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田舍和渔家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江南旅行时所体验到的天地之间的奇妙。诗人坐在窗前,打开书卷,却感到茫然无措。秋天的云彩和斜斜的阳光在他心中引起了无尽的忧愁。即使是普通老百姓,现在也有着才思的抒发,他们会在风雨中坚持自己的生活,像一位渔夫般坚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们生活的场景,展现出苏辙细腻的感受力和独特的思考角度。诗中的山水田舍和渔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景象,通过对这些平凡的事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展示了广袤的山水景象和人们与自然的共生状态。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江南旅行中所体验到的天地之间的奇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的后两句“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描绘了秋天的云彩和阳光斜射下来的景象,给人以忧愁之感。这种忧愁不仅限于诗人自己,还延伸到了广大的文人士子之中,他们对人生存在的无奈和困境感到深深的思索。

最后两句“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描述了普通老百姓的境遇。诗人认为即使是普通的人们,也有着自己的才思和追求,并通过一蓑风雨下的钓槎头来表达他们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普通人们的关注和敬重,以及对他们坚持生活的勇气的赞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付与骚人满目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zi zhān guō xī píng yuǎn èr jué
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

luàn shān wú jìn shuǐ wú biān, tián shè yú jiā gòng yī chuān.
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
xíng biàn jiāng nán shí tiān qiǎo, lín chuāng kāi juàn liǎng máng rán.
行遍江南识天巧,临窗开卷两茫然。
duàn yún xié rì bù shèng qiū, fù yǔ sāo rén mǎn mù chóu.
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
fù lǎo rú jīn yì cái sī, yī suō fēng yǔ diào chá tóu.
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付与骚人满目愁”平仄韵脚

拼音:fù yǔ sāo rén mǎn mù chóu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付与骚人满目愁”的相关诗句

“付与骚人满目愁”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付与骚人满目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付与骚人满目愁”出自苏辙的 《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