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花耿耿意羞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幽花耿耿意羞春”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答幽兰》,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ōu huā gěng gěng yì xiū chū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幽花耿耿意羞春”全诗

《次韵答幽兰》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答幽兰》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韵答幽兰》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苏辙。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花耿耿意羞春,
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
长松百尺有为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幽兰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幽兰是一种高雅而隐蔽的花卉,它在宁静中散发着芬芳,却因为自身的纯洁美丽而感到羞怯,不愿意与春天的花朵竞争。作者想象幽兰身上佩戴的香囊,香气扑鼻,却不知道是谁给它佩戴的。接着,作者转向人生的思考,认为一个人的内心需要自我保护,就像幽兰一样保护自己的芳心一样重要。最后一句表达了长松虽然高耸入云,但只有被砍伐下来才能成为薪柴,暗示人的价值在于实际行动和奉献,而不仅仅是高大的身躯。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对幽兰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纯洁、高尚品质的赞美。幽兰作为一种隐逸的花卉,象征了内心的纯净和高雅。它不追逐春天的繁华,却在宁静中绽放出自己的芳香。作者将幽兰与人生进行了类比,表达了对人内心的呵护和保护的思考。诗中所提到的一寸芳心须自保,是指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内心世界,守护自己的纯洁和美好。长松百尺有为薪的比喻则强调了实际行动和奉献的重要性。尽管长松高大,但只有被砍伐下来才能成为薪柴,为人类提供温暖和实际帮助。这句诗呼应了前文对内心保护的思考,提醒人们要将内心的美好付诸于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幽兰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纯洁、高尚品质的赞美,并提醒人们要珍惜内心的美好,并将其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幽花耿耿意羞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dá yōu lán
次韵答幽兰

yōu huā gěng gěng yì xiū chūn, rèn pèi hé rén xiāng mǎn shēn.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
yī cùn fāng xīn xū zì bǎo, cháng sōng bǎi chǐ yǒu wéi xīn.
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幽花耿耿意羞春”平仄韵脚

拼音:yōu huā gěng gěng yì xiū chū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幽花耿耿意羞春”的相关诗句

“幽花耿耿意羞春”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幽花耿耿意羞春”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幽花耿耿意羞春”出自苏辙的 《次韵答幽兰》,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