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谏拂衣归华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司谏拂衣归华山”出自宋代杨亿的《句》,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ī jiàn fú yī guī huà sh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司谏拂衣归华山”全诗

《句》
世人何人最得闲,司谏拂衣归华山

分类:

作者简介(杨亿)

杨亿头像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句》杨亿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杨亿。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人何人最得闲,
司谏拂衣归华山。
吾见岳阳楼上望,
门前烟树满江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官员离职后回到华山的情景。诗人在观望岳阳楼的时候,发现华山门前烟雾弥漫,树木苍翠,江南风景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的画面。诗人通过描述华山门前的景色,表达了他对离开繁忙官场的喜悦和对自然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司谏”指的是官员辞去差遣后回归山林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的山野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世人何人最得闲”,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人中谁最能够享受闲暇自在的生活的思考。第二句“司谏拂衣归华山”,描绘了一个官员辞去职位后回到华山的画面,通过动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开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第三句“吾见岳阳楼上望”,诗人站在岳阳楼上远眺,展现了他对自然风景的观察和感受。最后一句“门前烟树满江南”,以景物描写的方式,传达出江南地区美丽的自然景色。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野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描绘华山和江南的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烦扰和纷争的远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司谏拂衣归华山”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ì rén hé rén zuì dé xián, sī jiàn fú yī guī huà shān.
世人何人最得闲,司谏拂衣归华山。

“司谏拂衣归华山”平仄韵脚

拼音:sī jiàn fú yī guī huà shān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司谏拂衣归华山”的相关诗句

“司谏拂衣归华山”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司谏拂衣归华山”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司谏拂衣归华山”出自杨亿的 《句》,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