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紞鼓留公岂是催”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紞鼓留公岂是催”出自宋代曾巩的《和赵宫保别杭州》,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ǎn gǔ liú gōng qǐ shì cu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紞鼓留公岂是催”全诗

《和赵宫保别杭州》
紞鼓留公岂是催,湖山得意且徘徊。
更应准拟须乘兴,范蠡扁舟去却来。

分类:

作者简介(曾巩)

曾巩头像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和赵宫保别杭州》曾巩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赵宫保别杭州》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和赵宫保别杭州》的中文译文:
紞鼓留公岂是催,
湖山得意且徘徊。
更应准拟须乘兴,
范蠡扁舟去却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曾巩在和赵宫保分别杭州时所写。诗中表达了对杭州山水的喜爱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节写道:“紞鼓留公岂是催”,这里的“紞鼓”是指杭州的名胜西湖,而“公”则指赵宫保,表示他不舍得离开这美丽的地方。作者的心情是愉悦的,不愿被时间催促,更想在这里停留。

接下来的两句“湖山得意且徘徊”表达了作者对杭州湖山的欣赏和陶醉之情。他在这美丽的地方感到快乐和满足,愿意徘徊漫游,享受这片湖山之乐。

最后两句“更应准拟须乘兴,范蠡扁舟去却来”表达了作者的心愿。他建议赵宫保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致,计划好行程,像范蠡一样乘坐小舟去远方,然后再回到这里。范蠡是春秋时期的一个智者和水利工程家,他曾乘船游历各地,最后回到了故乡越国。通过这句话,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赵宫保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充分利用这次旅行的机会,畅游远方,再回到这美丽的杭州。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杭州山水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别离的不舍之情。它展现了曾巩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自然流畅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感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紞鼓留公岂是催”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zhào gōng bǎo bié háng zhōu
和赵宫保别杭州

dǎn gǔ liú gōng qǐ shì cuī, hú shān dé yì qiě pái huái.
紞鼓留公岂是催,湖山得意且徘徊。
gèng yīng zhǔn nǐ xū chéng xìng, fàn lǐ piān zhōu qù què lái.
更应准拟须乘兴,范蠡扁舟去却来。

“紞鼓留公岂是催”平仄韵脚

拼音:dǎn gǔ liú gōng qǐ shì cuī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紞鼓留公岂是催”的相关诗句

“紞鼓留公岂是催”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紞鼓留公岂是催”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紞鼓留公岂是催”出自曾巩的 《和赵宫保别杭州》,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